上圖為高雄忠烈祠,攝於2023年。
高雄市忠烈祠座落在壽山山腰處,原為日治時期臺灣的高雄神社。
戰後初期,國民政府沿用神社建築並改為忠烈祠,在裡面供奉國民革命烈士;後於1974年拆除原有神社建築,改建成傳統中國宮殿式建築。
雖然進行了改建,當中仍保留一些日治時期的神社石燈籠殘跡。
上圖為高雄神社為主題之明信片,發布於文化部典藏網《國家文化記憶庫》,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昔日高雄神社主要祭祀的對象包括能久親王、大物主命以及崇德天皇。
該神社創建於1910年2月5日,當時為打狗金刀比羅神社,分靈自日本香川縣金刀比羅宮,奉祀大物主神和崇德天皇。
1920年(大正9年)增加祭祀能久親王,並改名為打狗神社,同年12月再更名為高雄神社。
高雄忠烈祠地處挑高處,從祠內往外面眺望,可以遠眺高雄港、鼓山、旗津及高雄市區,如今是高雄市的風景名勝之一。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之「高雄忠烈祠」、「高雄神社」,共計兩項條目。
國家文化記憶庫之「高雄神社」條目。
※本土奇幻小說《皓月奇譚》之續集《曉月異事》已上架。
現正參加原創星球寫作爭霸戰中,歡迎移駕隔壁棚觀賞,感謝您的閱讀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