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港獨男的悲歌
本章節 2332 字
更新於: 2023-07-31
時間是晚上8時30分,對於朝9晚6不定時加班的上班族而言,在這個時間回到家並不能算是晚。
住宅單位的大門被打開了,而被工作了整整10小時的丁叔也回到了他的「家」中。這是一個小得可憐的空間,就算對獨居者而言也是。這個空間平面面積只有150平方尺左右,被分為客廳、睡房和一個集合了洗衣、洗澡、廁所及煮食等功能的空間(這是這座城市住宅單位的一個普遍情況)。但是,就算是這樣,丁叔已經算是幸運了,很多人全家可是住在比這個單位更小的空間。
丁叔回到家中時,已經在身心上被工作耗乾了。這也是他「幸運」的代價,精力高度集中的工種就算是待在舒適的辦公室中也會使人身體和精神上受到難以接受的折磨。但是,他忍下了,不論是生於這個環境所培養的忍耐力,還是生存的需要,也令他忍下來了。
但就算如此,這個單位的租金也用掉了他以此為代價換來的月薪的整整一半。而剩下的部分在雜費和高物價下也所剩無幾了,就算他那份月薪以全世界的標準而言也是算高的了。
是的,他以心身的健康為代價換來高薪,但在高租金和物價下,他活得像一個賤民,在高地價下,買一個屬於自己的單位只屬於美好未來的期望中的幻影。而至於結婚生子?他已經註定成為the last generation 了,甚至擁有一次真正屬於自己的初戀也是有生之年註定不會達成的狂想。到了這個將成為魔法師的年齡,他已經不再幻想可以交到女朋友了。
丁叔和往常一樣在把門關了後,便把客廳的燈開了。他看了看電話所顯示的時間,時間是「8:47」。由於他幸運地可以搭乘地鐵上下班,家到公司只要半小時左右,所以他才能夠「這麼早」到回到家。
他熟練地把西裝外套脫了掛在家門口鞋櫃旁的衣架上。
「呼!」
發出了代表著終於解脫了的聲音,如無意外接下來便是2天的假期。
通常人們在星期五晚都會有著很多活動。但是,由於今天公司沒有甚麼活動、也沒有甚麼重要項目要聚餐,而且更可悲的是丁叔除了單身外還不太和朋友私下見面,所以今天丁叔「幸運」地可以準時回家。
「不過也好,可以省下很多錢...」
丁叔作為一個活了這麼久的人,自我安慰及精神上的勝利的技巧也總會是有的,更何況現實上的失敗所導致的精神上的勝利的需求使他相關技巧比其他人還要熟悉。所以,他要「省錢」作為內心中的自我安慰並不是一件意外的事。
於是,他便走進了那名為「廚房」的和浴室兼廁所連在一起的空間煮起了泡麵。最便宜的起市特價品在物價排行如果值得自豪的話便實在太令人自豪的香港,也只要數港幣就可以買到一包,當然是每包的平均價。
大約20分鐘後,丁叔便完成了他的「晚餐」。很方便,只要洗煮食器皿和筷子,韓國人的生活經驗真的是值得參考,如果不是因為怕袋子不夠耐熱,丁叔便會直接用袋子了。
然後,他便去脫衣並清潔身體了。
當一切完成,離他回到家中已經快40分鐘了。
現在他正在睡房中,一個放滿了雜物及放了一張電腦桌的小得可憐的空間,也是他一天中除了在外面外,停留最後時間的地方:一個不屬於他的、用他一半「全球而言高收入」借來的「私人空間」。
他不願意任何人來到這裡,不只是因為私人空間的原因,他更不希望有人會因為這廢墟般的雜亂而對他留下負面印象-雖然這雜亂有一部分是因為空間的先天不足-並認為他是一個失敗的廢物,當然對於廢物這點他有自知之明的。
日本的ACG是他這種都市中下層人的精神安慰劑。安慰劑的定期服用的確可以有效增加生存品質,所以他是時候服藥了。
今天的安慰劑是有關一個和他一樣的人幸運並俗套到來到了異世界,並且不用大腦也可以猜到般獲得了「外掛」,還有在原本世界得不到的女人。可以說,這是一個因為俗套而甚至會令某些人反感的故事。但是,作為安慰劑給某些願意幻想的人卻有奇效,精神上的桃花園對絕望的人而言永遠是難以拒絕的。也正因為絕望在東亞的普通,這種完全可以被人工智慧取代的文字垃圾的創造者在AI仍然沒有完全成熟的今天,仍有很大的生存空間,甚至還有漫畫化和動畫化的空間。
令人感到可悲的是,丁叔食固定套路煮出來的文字豬餿卻吃的津津有味,如果看到丁叔那會令女性舉報為色狼的表情和帶有意淫意味的奇怪聲音,便可以不用大腦也可以判斷他已經完全代入了,想必他是那種看某輕改日本中學生(初中還是高中忘了)帶著他那日本比較少見的智能電話輕生異世界之類的番也會看得津津有味、完全不會覺得原作者是一個原來碰過女人的處男的人。
就這樣,便到了該休息的時間了。
完全代入了的丁叔在睡前思考了他那可悲人生後,便許下了希望到異世界做權貴後代並擁有可愛貓娘的願望。
然後,他便睡著了,如果沒有意外,他會因為他那突發的急病而永遠地睡著、幸運到提早結束他那名為「人生」的磨難。
世界是仁慈的,衪總會以人們想不到的方式實現人們的慾望;世界是殘忍的,衪總會以人們不願意的方式實現人們的慾望。而衪如今再一次向人們展現衪那仁慈的殘忍。
分割線…………………………………………………………………………………………
在香港的網際網路中,在一個尼采意義上的「末人」的最佳觀察地。
在那名為「連登」的網路角落中,總會有人轉貼一些現實悲劇的新聞。而在那又一個令人難以忍受的週一晚上,一則本日新鮮出爐的新聞成為了「連登仔」們新的食糧。
內容大致是一名男子因上班遲到而以前從不遲到,所以其上司在聯絡不到他後報警,警察上門後沒有意外到再次成為這類事件的收屍人。然後便是一些記者沒有東西好寫所以加進報道的同事採訪和死者背景。
連登仔的反應毫無意外地因為記者額外增加的資料而分為兩種主流意見:這種廢物不死也沒有存在意義以及這種廢物死了是幸運的解脫。當然,也有連登仔從「從不遲到」這點來再一次恥笑愛上班的香港人的奴性,例行項目不會缺,當然問他是否打了疫苗也是例行項目。(作者:事實是真的因為疫苗副作用所導致的急病)
但是,這些沒有甚麼意義,人已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