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孟子雜談一
本章節 869 字
更新於: 2023-07-27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來源:盡心上第二十節
孟子曰:「飢者甘食,渴者甘飲,是未得飲食之正也,飢渴害之也。豈惟口腹有飢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無以飢渴之害為心害,則不及人不為憂矣。」
來源:盡心上第二十七節
告子說:「飲食男女,這是本性。與人相互親愛,是內在的,不是外在的;行為方式,是外在的,不是內在的。」
孟子說:「為什麼說與人相互親愛是內在的而行為方式是外在的呢?」
告子說:「他年長而我尊敬他,並不是我心中有尊敬之情;就好比那東西是白色而我把它作為白色的東西,是隨從它外表的白色,所以行為方式就稱為外在的。」
孟子說:「不同於白馬的白色,那麼也沒有不同於白人的白色;不能識別老馬的老,那麼也沒有對老人的尊敬嗎?你是說年長者的行為方式呢?還是說尊敬年長者的行為方式?」
告子說:「是我的弟弟我就愛他,是秦國人的弟弟我就不愛他了,這是以我作為喜愛與否的標準,所以我與人互相親愛就稱為是內在的。尊敬楚國人的長輩,也是尊敬我的長輩,是以年長作為樂意尊敬的標準,所以說行為方式是外在的。」
孟子說:「愛好秦國人的烤肉,沒有不同於愛好自己的烤肉,事物都有類似的情形,難道說愛好烤肉的心理也是外在的嗎?」
來源:告子上第四節
作者的評論:在這一番對談中,我比較認同告子的看法.很多時候,我們的行為取決於自己的本心,而外在的行為標準很大程度上造就了我們的行為舉動,即使這個舉動是不合符我們自己的心意.
告子說:「天生的稟賦就稱為性。」
孟子說:「天生的稟賦就稱為性,那就等於說白色的東西就稱為白嗎?」
告子說:「是的。」
孟子說:「那麼白色的羽毛之白,就好比是白雪的白,就好比是白玉的白嗎?」
告子說:「是的。」
孟子說:「那麼狗的本性就好比是牛的本性,牛的本性就好比是人的本性?」
作者的評論:在這一番對談中,我比較認同孟子的看法.其實,白色有不同程度的白色.故此,雖然狗、牛和人都是動物,但是狗、牛和人的性質有很多差異,這是我們要留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