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這是我爸。
前幾天他傳了這麼大的虱目魚照片給我。
「你看,沒見過這麼大的虱目魚吧!」感覺很得意洋洋。
身為女兒自然要捧場地吹捧一番,而且事實上也是真的沒見過那麼大的虱目魚。
不過吹捧完還是要回到現實問題。
「這魚哪來的?」
「市場買的啊!」
「你買那麼大的魚要幹嘛?」
我和兩個弟弟早已離家,老家只剩下爸爸和一個照顧他的阿姨,兩個人而已,這麼大的魚是要吃幾天啊?
「就沒看過啊!」
還……真是理所當然的回答。我傻眼。
這就是我爸,一個年紀七十還是有顆赤子之心的老人家。
02
《男.吳阿明.投佛》主要是一部描寫父女之間親情的故事。
因為忙於工作而疏於溝通的父親和正值敏感青春期又嘴硬心軟的女兒,兩人因為特殊的緣份而跨越陰陽兩界,因此所產生有趣互動的故事。
你說故事中的父親原型是不是來自於我爸爸。
我可以很肯定的跟你說:不是!
如前篇所說,我爸就是個老頑童,怎麼會是故事中那個沈默寡言的父親形象呢?
差太多了……
我對我爸的印象就是他很愛玩、喜歡養狗、養貓、養小鳥。
小時候我爸照顧我的方式就是把我帶去釣魚場陪他釣魚。
那個釣魚池隨便都幾米深的環境,我爸可以心臟很大顆的放任才幼稚園的我跑來跑去,然後他釣他的魚。
拜他之賜,我其實滿會自己找樂子的。
我爸每次釣魚場一待就是2-3個小時,有時更久。而且釣魚的時候最忌諱有人在旁邊吵,因為會把魚嚇走。
所以我呢,就自己在魚池邊玩草、玩魚餌、玩魚線、玩魚勾……我有很多天馬行空的想像都是那個時候太無聊,幻想出來的。
雖然他是這種放養政策,但小時候的我真的很喜歡和他去釣魚場玩,喜歡看他釣到大魚的模樣,也喜歡看他跟我分享要怎麼拋桿、看浮標。
偶爾有魚上勾時,他也會讓我拉竿,體驗大魚上勾的快感。
時至今日,這些依然是我珍貴的回憶。
然後我爸七十歲了,現在的他釣不動大魚,但還是會跑去河口釣小魚,然後他的四個孫子,每次看到他都會問:「阿公,可不可以帶我們去釣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