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後記:契訶夫之槍

本章節 3449 字
更新於: 2023-07-13
  對於能夠隨意篡改現實、將其轉變為故事的敘事者,要用什麼樣的方法、何種的手段才能將其打敗呢?

  故事中的角色,又要怎樣才能對抗說故事的人呢?

  這是《敘事者的攻略法》這部小說講述的主軸,而在《敘事者的攻略法》結束之後所寫的這些內容同樣也是基於此,只不過換了一個角度。

  《敘事者的攻略法》是攻略敘事者的角色,而後續這些內容則是被角色攻略的敘事者,前後兩篇可謂是站在相反的立場,想想也是挺有趣的一件事。

  嘛、還是先從頭說起吧!

  我之所以在《敘事者的攻略法》這部作品完結之後,再繼續寫後續這一連串的故事……我甚至不確定這算不算得上是故事的這些內容,主要是因為在《敘事者的攻略法》寫到後半段時,我萌生的一個想法──要是故事中的反派,敘事者撫川真能償得夙願,那她將會如何、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入侵現實呢?

  所以即便是那時候《敘事者的攻略法》早已決定好了結局,但這個念頭一直盤旋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念念不忘的我總會在不經意間,去揣測其中人物的想法、去構思這一條路線該如何發展。

  於是乎,便有了在《敘事者的攻略法》結束之後的故事。

  唔,一直用《敘事者的攻略法》跟之後的故事來講有夠麻煩的,而且也不夠直觀,我想想……原本的《敘事者的攻略法》就叫做【本篇】,而後續的故事,那些由後記、前作、番外及預告所組成的內容,則稱為【入侵篇】吧!

  這樣簡單好記許多了~

  總之,這是一次嘗試。

  我修改個人頁面的簽名檔,把頭像換成寫著撫川二字的圖片,目的就是想要營造出撫川從故事中入侵現實的跡象。不僅是打破第四面牆,還讓現實的作者某廢人氏也成為故事中的一員,讓故事與現實得以交融,更加模糊虛構與真實的分界。

  然後以此為起點,開啟了【入侵篇】的故事。

  至於結果,嘛、只能說差強人意,似乎沒能達到我心目中的理想程度。

  就算我有意讓作者某廢人氏成為角色,而且為了推動劇情而疏忽大意,把簽名檔那些明目張膽的宣告不當一回事,但也不能因此就讓智商下降得太過厲害,不然就顯得太刻意了。

  一時間的耍蠢跟犯傻還勉強說得過去,但為了劇情而強行降智這我就不太能接受了。

  要說我是以人物來推進故事還是以劇情來推進故事,我個人比較偏向前者,比例大概會落在6:4或7:3左右。

  雖然會有預想的情節或橋段,但我個人的習慣是讓角色在那種情況下依照他的個性而發揮,所以有時候角色彷彿會有自己生命般,讓故事的發展偏離原本的設想,這也是寫作挺有趣的部份呢(笑)~

  扯遠了,總之我認為一個能夠寫出《敘事者的攻略法》這種機關算盡的故事的角色(作者),理應具有對異狀一定程度的接受能力與足夠的敏銳度,所以就算一開始被蒙蔽,也要逐漸察覺不對勁。

  所以一開始的部分,我是覺得問題不大。

  而且為了營造出作者在【本篇】結束後寫後記的現實感,我是真的在用寫後記的方式來寫【入侵篇】起初的部分,分享我對《敘事者的攻略法》這部作品的創作靈感與故事的演進,然後逐步摻雜一些些異常的跡象、太過微妙的巧合等。

  老實說,這是比較棘手的部分,並不是說後記有多難寫,而是我不可能用寫本篇的方式來寫後記,那樣就太明顯了,導致我很難拿捏那個分寸。

  所以在察覺撫川的意圖是攻略某廢人氏時,應該產生的衝擊與錯愕讓我總覺得好像少了些什麼,有點不太夠的感覺。

  或許是相較於【本篇】故事的懸念、反轉、衝突與張力,我自己覺得【入侵篇】在這些部分就弱了許多。我後來仔細想思索了一會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後來得出初步結論是…視角,或者說觀點的不同。

  在【本篇】的故事中,有著不同的視角或觀點,儘管每一個都看似有道理,卻也無法肯定,這種未知的感覺,這種彷彿沒有正確答案的懸念是我在《敘事者的攻略法》中最喜歡的部份。

  然而在【入侵篇】中,畢竟視角是作者本人,對整個故事都知根知底,因此喪失了那種充滿未知的懸念,所以很難有莫大的衝擊或給人到底看了三小的感想。

  為了寫出現實被入侵的感覺,【入侵篇】的敘事風格跟【本篇】差異極大,唉、只能說有得有失吧!

  畢竟這是一次嘗試,不可能十全十美的。

  嘛、雖然前面的自我評價看起來不是很好,但這個【入侵篇】其實也是有令我自己覺得挺滿意的地方。

  我喜歡前後呼應的故事,或者說在前面暗藏伏筆,好在後續一口氣引爆的方式。就像契訶夫之槍,在前期出現的元素,在後期便要登場。我想我在【本篇】就用了不少,再加上用來誤導的紅鯡魚,這才有令我滿意的故事《敘事者的攻略法》。

  只是連我自己都沒有料到,在這後記與預告的【入侵篇】中,原來【本篇】的元素、解釋以及手法,還能夠再用一次,更是契合故事一貫的基調。

  最令我滿意的部分是,【入侵篇】並沒有屏除【本篇】的設定與元素,相反的,兩者環環相扣,甚至能夠找到對應的手法與解釋,甚至撫川入侵現實的理由,攻略的方式都在【本篇】中有跡可循,這才是我最滿意的部分。

  這是優點,不過我同時也注意到,這其實極大的限制。

  與【本篇】的風格不同,【入侵篇】的懸念並沒有那麼深,但是接下來複雜程度卻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這裡有著一個故事,兩名敘事者,三重世界架構,以及第四面牆的存在。

  按照我的設想,我需要寫一個關於故事中的角色打破第四面牆,在外側現實、敘事層與內側故事的三重世界架構之中,故事內與故事外的兩名敘事者為了攻略對方,既競爭又合作地共同撰寫一個故事的故事。

  光是寫出來,就覺得有夠繞口的了。

  而且所寫的故事中的故事還不能與《敘事者的攻略法》毫無關係,畢竟沒有鋪陳、不存在伏筆的展開就沒有意思了。

  這是兩個敘事者要以「敘事」為武器來攻略對方的故事,因此兩人都要基於《敘事者的攻略法》來進一步展開、續寫新的故事。

  嗯……稍微談一下「敘事」,在這部作品的設定裡最重要的能力好了。

  在這部作品中,看似沒有什麼超自然的力量,而即使在【本篇】中也鮮少直接訴諸武力,因為「敘事」──更直白的說,就是作者創造故事的力量,本來就是足以凌駕在一切之上,最不可思議的力量。

  所以,正如我前一節的標題──唇槍舌劍,口誅筆伐,更勝刀兵!

  不過老實說這份力量並不特別,因為凡是作者,所有在創作故事的寫作者們,都擁有這種開闢世界的奇妙力量。

  但我的想法是,這份力量絕不是能夠隨心所欲、為所欲為的使用,除非你想讓故事前後矛盾、設定崩塌、邏輯潰散,最後變得一塌糊塗。

  所以,《敘事者的攻略法》這部作品對同為敘事者,以「敘事」為武器的某廢人氏與撫川兩人來說,它不僅僅只是故事或根基,更是有著無數槍械零件的軍火庫,所要做的就是運用之前的種種元素,在對方的眼皮子底下組裝出一柄契訶夫之槍,想辦法寫出對自己有利的續作,將一發致命的銀彈打進對方的心臟中。

  這正是敘事者的攻略法!

  ……哈、或許我只是因為想寫「沒錯,這就是敘事者攻略敘事者的攻略法──敘事者²的攻略法!」這句話,才會花這麼大的功夫寫【入侵篇】的。

  而且說實話,其實一開始我並沒有打算寫這麼多,原先只是想寫個簡單的後記跟預告,不過寫著寫著就越來越多,除了後記之外還加上算是前作的先期版本《龍套默示錄》,然後又有番外篇,最後都可以統整成一個【入侵篇】了。

  不過現在我仔細想想,要是我直接寫續作,然後在續作的大概第一章結尾或第二章中途,讓敘事者撫川跟敘事者某廢人氏突兀地在敘事層登場,進而帶出撫川入侵現實的事件,搞不好這樣的衝擊力會比現在的【入侵篇】更強耶?

  嘖、這也是一種寫法,一開始沒有想到也實在有點可惜。

  嘛,不過就算要這麼寫,最大的問題是……我真的有辦法寫出這麼複雜的三重故事嗎?!

  我既要寫出某廢人氏在外側現實受到入侵,籌謀如何對付撫川,還要寫撫川跟某廢人氏在敘事層的交鋒,以及最重要的是,寫他們倆用來對付對方的武器,那一篇延續《敘事者的攻略法》的續作的故事,而且這其中還得考慮到彼此間的陰謀詭計、互相算計、制衡與干擾,還要能夠做到邏輯自洽,我要考慮的不僅僅是要怎麼寫故事,而且還要想著故事中的某廢人氏與撫川會以什麼樣的角度來去構思要怎麼寫故事。

  我是不是腦袋有洞才會挖了這麼大的一個坑給自己跳?

  所以,寫到後來我便隱隱有些惴惴不安,決定讓這個以後記、前作、番外及預告所組成,承上啟下的【入侵篇】以撫川最後那句「讓我們開始敘事吧!」作結。

  既是開始,也是結束。

  既是【入侵篇】的結尾,同時也是代表著下一篇章的開端。

  或許直到哪一天,我能想出一個撫川與某廢人氏以「敘事」互相侵蝕、操弄對方的故事,我會再寫下去。現在的我雖然有一些靈感與點子,但離一個完整的故事還遠得很,所以暫且就先到這邊為止吧。

  這是一次嘗試。

  看到這邊的讀者,關於我這個──虛構故事中的角色入侵現實世界──純屬虛構的故事,如果能不吝分享一些讀後的感想,我會很高興的。

  最後,感謝你的閱讀。


  那麼,有機會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