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刊vol.1 你的異人好鄰居-01-天狗蕃
本章節 1705 字
更新於: 2023-06-10
作者 松山市文化局、松山市異人署
歡迎來到《你的異人好鄰居》特輯,本期我們將著重介紹歷史悠久且神祕的天狗蕃!
不知住在松山市的你是否有注意到,身邊的鳥類異人總是姓岳或者姓白?這可不是什麼巧合——你身邊的這些鳥類朋友,很可能就是天狗蕃的後人,接下來就讓我們趕快來了解他們的故事吧!
———
「天狗蕃的歷史」
天狗蕃源於日本,大約在17世紀之後,當時的部族首領「是害坊」帶領著種群從四國出發、經過琉球後才出現在台灣本島。他們首先降落的地方,就是現在的松山市。
天狗蕃最初住在山間,但隨著與漢人以及當地異人交好,活動範圍也逐漸從山上擴大到平地。與此同時,天狗蕃也逐漸變得在地化,最終徹底融入了台灣社會。
現在你可以在很多地方見到天狗蕃,松山市是天狗蕃人口最為密集的地方之一。不少網友打趣說松山市是「鳥類保護區」也是因為如此。
不過,松山市的異人也不只有天狗蕃⋯⋯容我們下次再介紹。接下來,我們將詳細介紹天狗蕃的方方面面。
「天狗蕃的由來」
「天狗蕃」後面的蕃字源於當時同樣在這一帶討生活的漢人,因為特異的生活習性與偏紅的膚色,最早與之接觸的漢人群體認為他們是原住民(蕃人),於是就在名字後面加了個蕃字。
為了與日本的天狗做區分,「天狗蕃」仍保留著這個稱呼。天狗蕃選擇性地保留了傳統的日式族群結構,仍然以「大天狗」作為族群代表,並以祭祀「白公顯帝」的松山白峯宮作為其信仰中心。
現任天狗蕃的族內代表為第五代松山雲來坊兼松山市異人署·種群平等辦公室主任「岳千帆」。(備註:若有「天狗蕃」相關的問題,請不要打種族平等辦公室求助熱線!你可以在節假日前往白峯宮,或從你的親朋好友尋求幫助!)
「天狗蕃的習俗·其一」
天狗蕃不論是都市還是傳統派,都有經商與習武的習慣。
在人類社會生活的都市派天狗蕃通常以「白」或「岳」(源於四國天狗的大姓「白峯」)作為姓氏。在異人還不受法律保護的時代,他們已經學會與人類以各種形式結下特殊的契約,讓人類作為代理人幫自己工作。
在遠離人類的地方生活的天狗蕃,行為會更像典型的妖怪。他們通常以販賣山珍為生,也有一部分會自給自足。選擇這種生活方式的他們也相對不愛與人類交流,但近年來隨著市內大力發展觀光,山區居民與我們的交流機會也大幅增加⋯⋯想必我們也會逐漸了解他們的吧。
「天狗蕃的習俗·其二」
天狗蕃十分擅長保存食物與烹飪,每逢佳節更會製作一些獨特的慶祝料理。與人類味覺相似的天狗蕃,對味道有著獨特的理解:
辣:
如同一般鳥人,辣椒素對天狗蕃無效。
辣椒對天狗蕃來說是一種甜味劑,有時會用於甜品與飲料。
甜:
天狗蕃喜歡蜂蜜,但天狗蕃的異人血系為黑鳶以及同屬物種,本身並不以蜂蜜或蛹為主食。
蜂蜜在過去曾被用於商業交易。如今,蜂蜜則是生活中的一抹甘甜,被廣泛用於醬料或醃漬。
鮮:
天狗蕃的料理並不講究烹調或保存手法,但這不代表他們沒要求——最起碼請客或過年過節時的大菜,一定要新鮮。
最有特色的是天狗蕃的傳統年夜飯,老一輩會選擇在海邊或森林中,用能抓和找到的東西現場做飯。吃貨朋友們要是被邀請去吃飯,也請不要因為害怕陪著大廚們上山下海,而錯過美味的料理!
「天狗蕃的信仰」
天狗蕃信仰「白公顯帝」,或者本土化後的「崇德天皇」(以下崇德院)。
崇德院是人類還是天狗一直是史學家爭論不休的話題,但公認是崇德院為天狗蕃的祖先、四國松山的天狗們帶來了詩詞歌賦、四書五經等知識。
傳說這位上皇與當時的白峯相模坊在山野間開了一間小小的學堂,專門教聚落裡的小鳥們讀書寫字。上皇去世後,天狗們將其埋葬在白峯陵,並遵這位上皇為「白公」。
天狗蕃與四國的天狗,對信仰對象的敬拜方式沒有顯著區別。不過,天狗蕃內流行著「白髮是白公顯帝為弱小雛鳥留下的記號」這一獨特說法。據說,白髮的天狗蕃會獲得來自白公的才華或特殊能力⋯⋯可惜的是這種說法並沒有科學依據,白髮只是一種常見基因突變,所以請不要把你的白髮天狗蕃朋友們當作超人!
「結語」
作為松山市最知名的異人種群,天狗蕃神秘卻又意外親切。正如同「白公」在台灣時而是松山的土地神、時而是動漫中的怨靈那樣,天狗蕃來到了這片土地,也獲得了全新的面貌或許山神、怨靈與好鄰居,確實是可以同時存在的呢。
那麼,本回的介紹就到這裡,我們下次再見!!
筆者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