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氏鱷面蛇龍

本章節 382 字
更新於: 2023-06-02
2022新種鰭龍

學名:Serpentisuchops pfisterae(屬名取自拉丁文的蛇,鱷魚和希臘文的臉,種名致敬發現地地主Anna Pfister)
科:雙臼椎龍科
屬:鱷面蛇龍
模式種:菲氏鱷面蛇龍

正模標本為GPM5001

描述:
該物種發現於美國皮埃爾頁岩(Pierre Shale),生存年代為晚白堊世馬斯垂克期。該物種不同於同類常見的小頭長頸、長頭短頸兩種模式,其同時擁有長頭與長頸,頸部共有32個頸椎。系統發育分析其屬於雙臼椎龍亞科,長頭可能是祖徵,而長頸則可能是趨同演化。研究人員對該物種的牙齒磨損研究,發現其齒冠中段有磨損,而齒尖卻沒有明顯的磨損,這說明鱷面蛇龍可能比起用牙齒穿刺獵物,更傾向於緊咬一些體型較小的獵物,比如魚。最後對其頸椎分析顯示該物種擁有大量的頸部肌肉,研究人員推測其利用強力的頸部配合頭部快速橫向移動,以此捕食魚類等較小且行動敏捷的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