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查紀錄:南港篇1

本章節 1520 字
更新於: 2023-05-08

※上圖為通往山神廟的階梯。

正在整理前往各縣市取材的照片,決定貼出寫作期間實際參考的地點。
距離新版《鏡華緣》公開還需要點時間,歡迎一邊欣賞臺灣風景照片,一邊回顧《皓月奇譚》的創作軌跡。

內文照片均由本人攝於2019年,以Sony Xperia Z5智慧型手機拍攝。


※上圖為南港車站外觀。

2019年,是本人初次啼聲投稿新人賞的年份,也是為了故事正式外出取材的一年,首站即是作為卷一決戰地點的南港。
取材行程一共分成三趟:(一)與友人相約南港老街、走訪後山埤地區,(二)走訪山神廟,(三)走訪南港公園。



※上圖為瓶蓋印象公園、南港老街街景。

(一)與友人拍攝南港老街、走訪後山埤地區
老街攝影以柑仔店內部景觀為主,由於攝影者並非本人,更多照片請見「遊戲背景素材同盟」南港柑仔店一區。
後山埤地區踏查,主要是看到2018年4月左右,曾有91歲老翁失蹤七天,最終在南港山區竹林尋獲的新聞,決定實際走訪勘景。

至於走訪後山埤的照片,以街景跟南港區成德國中的外觀為主,內容繁雜故此省略。
途中在成德國中附近小巷遇到一位阿姨,探問得知該竹林準備要蓋大樓,封起來不給人入山;阿姨在閒聊中提及,當地有人失蹤就會祭拜魔神仔,方法是在榕樹下供奉生豬肉並且燒紙錢,並將祭拜的對象稱為「山神」。

基於求知慾,立刻拜訪了南港的金紙行,詢問當地是否有祭拜山神的習俗,可惜店員對此不太清楚。
到底是阿姨對傳說有所誤解?還是金紙行的人一無所知?畢竟只是個寫小說的人,這裡就不探究背後原因,然而因此心生造訪山神廟的念頭。




※上圖為虎山登山口、虎山溪與其說明告示牌。

(二)走訪山神廟
後山埤地區踏查後,2019年12月再訪南港,這次的目標是登山拜訪山神廟。
實不相瞞,我一開始就走錯路了!虎山慈惠堂登山口有兩條路,一條通往虎山溪,另一條才是通往山神廟。
不過沒關係,在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站起來,回到正確的路上繼續往前走。





※上圖為虎山親山步道、老虎雕像、山中階梯。

由於選在晨間造訪,周圍都是上了年紀的親山民眾,只有我一個軟腳蝦奧少年,走沒幾步路就坐在涼亭或是路邊氣喘吁吁,頻頻被路人關心真的很不好意思。
不論如何,距離山神廟只剩幾個階梯,咬緊牙關往前邁進。
建議有興趣造訪虎山的朋友,當時雖然十二月了,往山裡走還是有很多蚊子,出遊記得一定要噴防蚊液。




※上圖為山神廟入口、山神廟內部、俯瞰山下的風景。

終於到了,南港山神廟!途中省略只有繩子扶手的階梯,外加整個人快要癱軟在路邊,實在無力拍照的小廟。
從廟裡往下俯瞰,都市跟遠山很漂亮的,有被治癒到的感覺。

廟內對聯紀錄如下──
(一)上聯:山水精靈配天行化育。下聯:神祇顯赫隨地保群生。橫批:山嶽浩大衆庻仰尊神。
(二)上聯:山岫徺祥雲洞天福地。下聯:神龕騰瑞氣俎豆馨香。

之所以造訪山神廟,除了實際走訪勘查故事舞臺,另一個原因就是《皓月奇譚》卷一提及南港的鄉野傳說,而我聽過日本人如果在故事描寫鬼神,通常會到廟裡拜拜保平安。
不管傳說真相是什麼,既然寫到當地的故事,還是來跟山神打個招呼,至於我說了什麼就是……

「山神大人您好,我寫了一篇小說叫作《皓月奇譚》,描寫南港在地的魔神仔故事,內容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沒有任何侮辱您詆毀當地的意圖,請您大人有大量務必知悉此事,非常感謝。」

到底山神有沒有聽到,或者只是我自己多慮了,至今跟往後大概都不會知道吧。
但就像拍戲或動土前拜拜,所謂的儀式就是求一個心安,如此而已。


※上圖為俯瞰通往山神廟的階梯。

實際走的過程覺得窒礙難行,一旦位居高處往下拍攝,幾乎讓人錯覺是平地,難以想像是幾分鐘前爬得要死要活的階梯。
或許創作就是這樣?寫作的過程萬般勞累,寫完根本不懂之前到底在糾結什麼。

那麼,由於篇幅爆字數,南港公園的部分留到次回更新。以上!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