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龍生九子:關於敖廣爺爺家的毛孩們

本章節 1404 字
更新於: 2022-11-01
爆雷注意!爆雷注意!爆雷注意!強烈建議讀完正片後再來觀看下文。

以下絕大多數內容均參考自維基百科。
「九子」並不是真的就是九個孩子,九在古時的概念是極陽、極大之數,所以九子指的其實是為數眾多的孩子。
試想魚一胎可以產下非常大量的卵,所以龍族子孫眾多(體外授精?),也不是什麼過分奇特的事。

最初言「龍生九子」者,為明朝李東陽所撰《懷麓堂集》,此處之龍並非特指東海龍王敖廣,比較近似於一位至尊的龍族之始,龍族之先祖或血脈的源頭。
且「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

老大囚牛(拼音:qiú niú,注音:ㄑㄧㄡˊ ㄋㄧㄡˊ)
老二睚眥(拼音:yá zì,注音:ㄧㄚˊ ㄗˋ,中古擬音:ngreh zeh)
老三嘲風(拼音:cháo fēng,注音:ㄔㄠˊ ㄈㄥ)
老四蒲牢(拼音:pú láo,注音:ㄆㄨˊ ㄌㄠˊ)
老五狻猊(拼音:suān ní,注音:ㄙㄨㄢ ㄋㄧˊ,中古擬音:suan nge)
老六贔屓(拼音:bì xì,注音:ㄅㄧˋ ㄒㄧˋ,中古擬音:biih hiih)/霸下(拼音:bà xià,注音:ㄅㄚˋ ㄒㄧㄚˋ)
老七狴犴(拼音:bì àn,注音:ㄅㄧˋ ㄢˋ,中古擬音:pe ngan)
老八負屭(拼音:fù xì,注音:ㄈㄨˋ ㄒㄧˋ)
老九蚩吻(拼音:chī wěn,注音:ㄔ ㄨㄣˇ,中古擬音:thrie),源自於鴟尾(拼音:chī wěi,注音:ㄔ ㄨㄟˇ,中古擬音:chjii)

本作採用此說,目前登場的老二、老三、老四、老五四人,各有各的本事和職責,雖均可化龍、使用龍族的水系術法,然性子和能力多傳襲自母族,泰半時候寧使用母族的血繼限界或自身特性作戰。
一開始,只有狻猊是確定會登場的,目的只在於替七位新人湊數。
至於將角色定位為袁天祈的頭號情敵,並帶出敖廣與睚眥二角,則是作者在登官宴一章進行到一半時的突發奇想。
嘲風和元帥這對官方認證的準CP(?),以及元帥之師太乙、蒲牢皆為信手捻來之角,為戰力不足的兔兒神小隊增添勝算和看點之用。

嘲風(俗稱敖丙,也不具有鳳凰的形象)在各版本的《封神榜/封神演義》中多被塑造成欺侮小孩的渾蛋成人形象,而其父敖廣更是護子心切,不論是非的反派,後續有不少戲曲、動畫都將這對父子刻畫成這類形象。
但我覺得無奈又無言,若有個死小孩闖進自家庭院,踐踏草皮又攀折花木,還把你家負責看門的狗狗痛打一頓,難道你不會想上前去賞他三球冰淇淋外加兩客火鍋嗎?巡海夜叉和敖丙兩人不過想教訓一下這個不懂禮貌的死小孩,就無端遭對方殺害分屍,實在無辜。
所以,在此我想賦予敖廣父子截然不同的樣貌,讓他們成為討喜又迷人的正派角色。
私下設定萬泰安呼敖博通為「嗷嗚」,因狻猊排行第五,算下來名字為「敖戊」(雖然本作的敖家並不用天干地支命名),唸快一點就成為「嗷嗚」。

讓睚眥成為幕後大反派並不在最初的構想之中,應該說,最初的構想並不包含鬥爭篇,登官宴、顯靈儀式後會直接進入實習篇。
構想的起源,應該是國產漫畫《上上籤》吧?在該作中擔當反派的睚眥在家中排行第九,是最小也最倔傲的龍子。

這張喜感十足的插圖是我從百度上截下來的,此處將蒲牢之母繪為蛤蟆,但本作採取另一說為「小龍」,即龍中侏儒。所以蒲牢在敖家九位兄弟之中,身高、長相和法術都不出色,但配備有死腔和言靈術的特長,整體條件應算不差(?)了。





(因原創系統會吃掉冷僻字後方的圖文,故本段以文字截圖的方式來呈現)
其名目甚多,所以,「九子」當然不只「九子」囉!

感謝您看到這裡。
但願能儘快在第二部與各位再度相會。(下台一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