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國葬日

本章節 4806 字
更新於: 2022-10-24
那一天,成千上萬的人在巴比利姆的主幹道上靜靜地等待著公主的遺體經過,如人們所知的,她將被葬在馬西斯山的聖域——這也是人們心中認為的最恰當的地方,因為在那裏,他們所愛戴的公主將永遠長眠在偉大母親神達姆伽爾努娜溫柔的視線之中。
送葬隊伍浩浩蕩蕩,一直排到了北門。在巴雷格-裏拉琴和帕姆德-魯特琴悠揚而婉轉的伴奏下,在加拉吟唱著的悲壯的輓歌聲中,公主的遺體在車隊的護送下緩緩地通過了北門的門洞,離開了巴比利姆。城墻上的士兵們默默地低下了頭,肩膀微微顫抖,他們的眼角泛著淚光,深感無盡的悲痛。
大路兩旁的人們,自發的跟隨著歌聲吟唱著,們的眼淚如同春天的雨滴,紛紛揚揚地掉落。這些眼淚並不僅僅是為了那位年輕就殞命的公主,更是為了他們所敬愛的國王——在先後失去了妻子和女兒以後,徹底成為了孤寡之人的傷痛。
人們談論著,嘆息著:「如此悲傷的日子,公主的離世對國王來說是多麽沈重的打擊啊。」
「是啊,公主的離世讓國王備受煎熬,也我們這些平民百姓為他們心痛。公主那麽年輕,美麗,才華橫溢,我們都深感不舍啊……」
黃昏時分,殘陽如血,寧錄王帶著沈重的腳步,緩緩走上神龕所在的高臺。他目光疲憊,滿面愁容。在深吸一口氣之後,開始對著眾人演講道:「偉大的辛拿人民啊,感謝你們今天能陪在我的身邊,幫助我度過這樣一個悲痛的日子……」
人群安靜下來,聆聽國王的講話。
「寧薩爾公主,她是我唯一的女兒,是上天賜給我的禮物。她的善良如同春日裡盛開的花朵,淳樸得如同初生的牧羊犬,品格高尚猶如初升的太陽,天賦異稟如同天上繁星閃耀。她本來將會是你們未來的女王,會是如我一樣深愛子民,視民如子的女王。」說到這裡,他的聲音開始變得越發沙啞和顫抖起來,「然而,利鮮、尼尼微、利河伯和迦拉四國的爭執,就像狂風暴雨般吞噬了這個年輕而又溫熱的靈魂。我的心,如同被針刺破,滴血不已。」
人群中湧現出此起彼伏的哭聲,國王環顧四周,目光所至,眾人無不為之動容。
國王舉起雙手,祈求著天空中的神明:「如今,我們的國家失去了一個未來偉大的女王,這是我們的傷痛和損失。她為了提醒我們的愚蠢、自私和魯莽而以身殉國!所以,我們要記住這個教訓,記住分裂與對抗不會創造輝煌……我們應該化幹戈為玉帛,同心共力,開創一個新的盛世!」
「國王聖明!」
人群開始沸騰起來,高舉著拳頭揮向天際。
「那麽我們應當怎麽做呢?國王陛下,請您明示!」有人高聲問道。
「我們需要一個標誌!一個永世流傳的明燈,一個新的紀元!」然後他用嘹亮的聲音宣告:「為了紀念我的女兒,也更是為了紀念我們辛拿永遠的和平!為了讓人們銘記歷史,牢記這次教訓。我們全辛拿地上的人們,要建立一座紀念碑,一座高塔!就在這首都巴比利姆的中央,塔頂通天,要向上天宣告我們各種族、各城邦團結的力量不可摧毀!我們要以寧薩爾的名字命名它,我們要將這段歷史永遠傳頌下去,直到千秋萬代!」
這番話如同激起千層巨浪,掀起了在場眾人心中的熱血與豪情,每個人的雙眼彷彿燃起了熊熊烈焰。在這一刻,他們心中暗暗下定了決心,將放棄個人的利益與得失,為這座寧薩爾的紀念塔獻出一切。
人們高喊萬歲,開始了如火如荼的獻禮時代。那日以後,巴比利姆的軍隊開始在阿舒爾的地上收編了四國的殘兵敗將。
"兄弟們,我們要為後世子孫留下一個永垂不朽的傳世之作!"一名激昂的將領揮動著手中的長矛,聲音洪亮地傳遍了戰場。士兵們聽後,都像是註入了強心針,精神煥發,願為寧薩爾紀念塔流盡最後一滴血。
四國的軍隊紛紛倒戈,充入巴比利姆王軍,寧錄王將四國的族長降為次侯,於是,坐擁五城的寧錄王成為真正擁有實權的世界之主。
傾舉國之力建造巴比利姆塔的宏偉工程拉開了序幕。很快,地上的男女老少都自發的參與進來,巫師與術士貢獻著能力,學者貢獻著建築的知識,富人貢獻著金銀財寶,農民和牧人貢獻著糧食,年輕的男性貢獻著力氣,揮汗如雨地投入勞動,而女人們則以殷勤的家務和照顧回饋著辛勤的勞動者。
在這座正方形平臺的基礎上,建造起層層疊疊的平臺,自下而上面積逐漸收縮。曬製磚砌成塔的內核,而烤製磚構成塔的表面結構。和寧錄記憶中的上一次要求一樣,塔不但要堅固牢靠,而且還要在非常快的速度內達到一定的高度。
辛拿地上的每個人都在一種悲傷驅使的虔誠之下,為紀念寧薩爾公主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隨著時間的推移,資源變得越來越緊張,食物也開始匱乏,但人們卻依然頑強地堅持著工作。並未因種種困難而抱怨或是止步不前,因為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想要盡快在國王定下的期限之前完成塔的封頂,以此來紀念寧薩爾公主和新時代的開始。這座通天之塔則以驚人的速度拔地而起,直沖天際。
很快,它就突破了上千仞的高度。
寧錄王在塔快要竣工之前的一個清晨,率領護衛隊又上了馬西斯山上去。
他獨自一人踏入了聖域——如今已是寧薩爾的墓園。在公主下葬的那一天,他蒙住了幫助擡棺人的眼睛,親自執導著他們,把公主的遺體放進了神廟中一間寬闊的房間內。今天他再次來到這裡,他緩緩地走進墓室,在一個石臺上的水晶棺內,公主穿著聖潔的白色的裙襟,躺在其中;她依舊那麽美麗端莊,雙手放在腹部,捧著鮮花像是睡著一樣的。
寧錄將棺蓋移開,用雙手摸了摸公主冰涼的面頰說:「我親愛的女兒,你辛苦了。」 著,他從懷中取出了一個發著白光的小瓶子,將一滴發出閃耀光芒的水滴,滴在公主的額頭上。那液體不一會兒便滲了下去。
這是王國禦用的術士花費數年時間,通過不斷實驗和摸索,用黑色杜鵑提煉萃取花葉的毒素,裹挾聖域裏原本就有的那些陪葬用的剩下的香松油製成,這配方是眼睛在十多年前曾告知他的,是一種在上古時常用的臨時保存人的靈魂並讓他的身體處於假死狀態的方法。
頃刻間,公主那蒼白的面龐重新獲得了紅潤,彷彿在沈睡中的她恍若初醒。
公主輕輕地張開了雙眼,看見了眼睛泛著淚水的父親,便問道:「爸爸,我們成功了嗎?」
寧錄王將女兒緊緊地摟在懷裏,慟哭並顫抖著,他的心裡充滿了喜悅和感激。他回答道:「是的,我們成功了。我的女兒,我們將一起度過這個艱難的時刻……一切都要結束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幾天後,約定的日子到了。
全辛拿地的人們,從各個城市聚集到首都。太陽剛剛露出頭頂,人們已經在熙熙攘攘地趕往紀念塔,來參加塔的竣工儀式——也是公主死後的首個祭典。
他們穿著節日的盛裝,帶著禮品和花朵,交談著,微笑著,臉上洋溢著喜悅和期待。塔的輪廓映在他們的眼中,同一枚巨大的石柱,堅不可摧。此時,這座塔已經直通雲宵,即使從馬西斯山的雲層上面望去,也能清晰地看到它頂部。
於是人們把它起名為埃特曼安吉,意思是「天地之基」。
當所有人來到它的頂部,也就是它在雲上面的三層時,人們才真正意識到了周圍的房屋和建築是多麽的渺小,甚至有一個孩童騎在他父親的肩膀上,一手指著蒼天說:「若是我不小心在這裡刺破了天空,是會掉下泥土、黃銅還是鐵呢?」
不久,寧錄王出現在眾人面前,他身穿一襲雪白的長袍,鑲絲邊緣,頭戴高貴的王冠,神態莊嚴,彷彿埃亞之神在世間顯現。
「感謝諸位國民前來參加這一場盛大的儀式,感激埃亞和達姆伽爾努娜的庇佑。」他說道。
民眾歡呼雀躍,紛紛向國王行禮。人們註意到,有一座巨大的浮雕被安放在塔頂的平臺上,此刻被布遮蓋著。
人們紛紛開始猜測起來:「也許這是我們偉大公主寧薩爾的雕像!」
「是的是的,我猜一定是的!」
「也許是國王陛下和公主殿下坐在一起的雕像!」
「對!這個更有可能!」
人們開始用期待的目光望向寧錄王,希望他盡早揭開這個雕像的神秘面紗。國王微笑著示意部下,兩個穿著鎧甲的士兵分別從左右兩邊,將那塊蓋在浮雕上的巨大布匹扯下。
一只巨大的眼睛石像展現在眾人面前。
人群中出現些許躁動,人們對這個雕像的意義十分不解。
辛拿王便說道:「諸位,這個雕像的名字是——全視之眼。」
「全視之眼?是什麽意思,陛下?」
「是公主的眼睛嗎?」
「請您回答,陛下!」
人群開始騷亂起來,寧錄清清嗓子,神情變得嚴肅起來:「請聽我解釋!這從古以來,我們在埃亞和達姆伽爾努娜的庇佑下,各個不同血統的種族從世界各地搬到辛拿之地,在此地築家,我們戰勝了一個又一個的問題和災難,創造出了數不盡的財富、幸福和奇跡……今天,我們用這樣的方式紀念著寧薩爾,同時也要把這座塔獻給埃亞的使者——恩利勒,也就是這隻眼睛。在聖域中我每次會見的就是他,他向我傳達著埃亞和達姆伽爾努娜的指示。我們應該感激他所做的一切!感激他為我們地上的眾生所承受的一遍又一遍的苦難……感激他帶給我們這些美好的生命與回憶……」
寧錄說著說著,眼圈開始泛紅,他擡手拂去眼淚,然後繼續他的演講。在場的每一個人都面面相覷,不知道這其中的含義。更多的質疑聲出現了,寧錄喊道:「肅靜!肅靜!請聽我進一步的解釋!」
這時,天空中竄中一道紅光,隨後便是巨大轟鳴聲響徹大地。人們尖叫著指向高原上內姆魯特山湖的方向,濃煙遮蓋了半個天空,火山灰開始迅速地向辛拿地襲來。
人們開始尖叫起來。
「不要慌張!請待在這高地上!」寧錄王呵住那些本能逃跑的人,同時命令護衛封住向下去的樓梯口。
士兵們堵住出口,人群擠來擠去,寧錄王則站在高處繼續安撫人群的情緒,過了一會整個緊張的氣氛才稍微的冷靜下來,但仍有驚恐叫喊聲蓋過國王的訓導。
沒一會兒,深灰色夾雜著巖石和礦物的煙霧便吞沒了大半個巴比利姆城,從遠處滾滾而來的是巖漿流與熱泥石流。維持秩序的士兵們讓眾人捂住口鼻,蹲下或者趴在地上,等待最終命運審判的到來。飄落的熔巖碎塊撞擊著埃特曼安吉塔的周圍,但由於這座塔很高,只有很少一些濺落到塔的頂層。此刻大地劇烈的晃動著,高溫的煙霧團將地面上的房屋變成了火海,地上所有一切都被一層灰色籠罩,而這座堅固的塔依然屹立不倒。
不知過了多久,那座火山終於安靜了下來,可怕的巨響漸漸弱去,只剩下周圍燃燒中的城市還在劈啪作響。此時,人們紛紛從地上站了起來,寧錄也從地上慢慢爬起,看到絕大多數的人都還活著,他便露出欣喜的笑容,站在恩利勒的神像前閉上眼睛,發自內心地答謝著。
辛拿地的人民此刻都圍了上來,靠近著他們的王。寧錄見到此景感嘆道:「終於,終於我們得救了!一切都得救了!」
「天佑辛拿!」有人高喊道。
「天佑辛拿!天佑辛拿!」
人群開始了歡呼,這是寧錄預見到的,見天時地利人和,便叫出一個剛剛一直躲在神像後面的姑娘,她穿著村婦的衣裳,一個大大的兜帽幾乎蓋住了她的半張面孔。嬌羞地低著頭。寧錄一手攬住姑娘的肩膀,一手輕輕揭下她的兜帽。此刻,一張美麗而純凈的面龐露了出來,猶如從天而降的女神。
寧錄心中湧動著無盡的喜悅,放聲大笑起來。他把姑娘推到前面,欣慰地向大家介紹她:「這是我們的公主!寧薩爾公主!一切都得救了,感謝上蒼!感謝一切……」
人們的歡呼聲戛然而止,臉上露出震驚、懷疑與憤怒的表情。
「她還活著?!」 一個壯漢瞪大眼睛,難以置信地喊道。
「為什麽?!怎麽可能?!」另一個年輕女子顫抖著聲音質問。
「公主還活著?你騙了我們!」
「騙子!」一個乞丐叫嚷起來。
「騙子!騙子!騙子!」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附和起來。
寧錄的臉色頓時蒼白,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襲來,他微微的搖了搖頭,小聲嘀咕著:「為什麽……這不可能……」
他把公主慢慢拉回到自己身邊,叫她躲到他的身後。父女二人驚恐地看著人群,他所期望的,也就是人們因見到寧薩爾時的「喜出望外」並沒有出現,相反,他看到每個人的面龐如死灰般嚴肅,狠狠註視著他們兩個人。寧錄的心跳加速,汗水沿著額頭滑落。
那些人開始緩緩向他們走來。
寧錄趕忙向兩邊張望:「衛兵!衛兵!」
沒有衛兵理睬他的呼喚。

註解區:
巴雷格-里拉琴:Balag-Lyre,古代蘇美爾豎琴
帕姆德-魯特琴:Pamdle-Lute,古代蘇美爾小弓琴
加拉:gala,蘇美爾神職樂師,主要在舉行葬禮和哀悼儀式時用豎琴伴奏唱哀歌。
全視之眼:即天命之眼、攝理之眼、普羅維登斯之眼(Eye of Providence)或理性之眼、理智之眼、邏各斯之眼(Eye of Logos)或全能之眼、全視之眼(All-seeing E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