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6、怪盜之謎:奇謀
本章節 6908 字
更新於: 2022-09-15
0016、怪盜之謎:奇謀
詹姆士王,據說是最後一任──仍把倫墩塔當成王之御所來起居使用的瑛王。其成王加冕歷程也頗離奇。
首先,他母親正是被前代的女王所處決的,雖說肇因也由自其母一直圖謀反叛女王所致。
然而造化的天外之手總令人猜不透,最終其子竟繼承而登上這王座。
類似情況在古代羅馬亦有發生,那是第二任皇帝提比略,最終給卡利古拉繼承了不少遺產,乃至加上時局時勢的大流,令他如間接繼承般給拱上了帝位!
相傳,卡利古拉的母親似乎深深懷疑,當年其夫是被未登基的提比略所間接害死之類,以致她在家族聚餐中,都不願收下由皇帝提比略所親手遞予的──
無花果。
更後來,她也因造謠謀叛等相關言行,終遭提比略給流放。
諷刺在於,大抵是因流放飢餓而導致死亡的她,一如反映出當年她不願收下那無花果般……最終下場就是沒好果子吃了!
此際,這些剛聚集的謎題小玩家們,也當然不知道,以後將有與「無花果」相關的離奇案件。
「所以說,砍頭前,是要去下『髮廊』理一理呢,樓浮宮?」孟開衡打趣道。
「膩害啦,偶滴『砝郎』!一語雙關!」蒯旻厝立馬聽出弦外之音。
李妙氈:「對耶!你常常鼓吹的巴士底獄的理髮師,也是砝囯的吧!難怪綽號樓浮宮。」
「好哦,砝郎!砍頭前數數鈔票、炫炫富,嘻嘻。」
「快打賞給剃頭先生唄,反正也用不上了,嘻嘻嘻嘻。」
「哇靠!大夥的聯想力都好狂!」
「其實這也不意外。」
「對啊,玩這遊戲,很要能腦力激盪。」
「他之前的確有理髮。」、「對呀。」與之同班的李妙氈、黃繼紜也附和。
扈琦湍摸摸自己頭髮,道:「對呀,就是剛開學的幾天、沒幾天……那幾天吧。」
「甚麼幾天不幾天的啊。」
「哦,不就變魔術那時候。」
「孟開衡也有變。」「怎麼變的啊?」
也就是邱比特之箭和記牌這兩路頗有難度的魔術。是剛開學時期,樓浮宮在班上變的。
其中,邱比特的手法,黃繼紜似乎想出了。
詹貫壕:「慢點,這髮廊可是一語三關的哏呀!有聽說過吧?有的特務、臥底,會在牙齒裡裝上毒藥,必要時可以了斷自己,避免情報外洩。」
「所以……?」
眾人不解。
「我懂了!是琺瑯質,牙齒的琺瑯質!」慕容霜憶道。
「原來如此!又是『髮廊』同音的梗!」
「他這也算一道謎題了吧、喂!?」「牛啊!」
眾人不禁大為詫異驚奇!然而詹貫壕正規的「大可」題仍遭忘卻。
「琺瑯質」這題、哏,明顯出彩於「大可」題。日後閒聊議論中,有提到這哏頗不簡單,不但是臨場想的,還是繼髮廊、 砝郎之後猶能再創新的同音哏,並還重合了詹貫壕自身「職業」或人設──特務。
「能如此巧妙實現自我職業的,真心不多!」
如果此題要評分,都能有個4.0上下吧。大致都能同意這評價。
可惜的是──「當時沒評分,哈哈!」
「毒藥藏在琺瑯質不會牙痛嗎?」
「骨頭傳遞型的耳機也能裝在牙齒上面吧?」蒯旻厝故意提起,暗喻扈琦湍的記牌魔術,也可由協力者以此法來秘報。
報牌記牌時,協力者得抄寫各牌色與點數,並得馬上秘報。但硬要說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不知內情的同學即便看到有人正在抄寫、乃至口中唸誦,也不算多可疑。
當然蒯旻厝絕不認為大師兄扈琦湍用此法!因為先決就得有可信賴的協力者,當時師兄最能信賴的人就是身為師弟的自己吧。然而自己並不同班,也不是協力者。
不過最關鍵的還是他不認為這套魔術、謎題,以大師兄的大能會需要動用到協力者。
就像邱比特的傳送牌,師兄也憑自己就完成了。
何況那天還表演給他和詹貫壕看,兩人也互相確信並無勾串。換言之大師兄應是獨力完成此戲法無疑。
「牙齒藏毒,不愧是未來的圈圈7呢,這種特工技法都能想出。」
「怎麼一直跳出『七』這數字?」
「詹龐德這哏確實很猛!還巧妙對應到自己人設。」
「某個姓扈的,在13班表演的邱比特魔術,傳送那張牌也是7。」
「好多人都對應到了說!偵探啊、奧丁啊、諜報員啊……」
「不愧是第一代猜謎大會的總負責人。」
「不是召集人麼?」
「槽點是猜謎大會吧。」
「話說扈不是保鏢、隨從嗎?」
「慢點!那我呢!?」綽號駕駛的方朗顛驚呼!
「剛剛說的福爾摩斯、馬車,不就有你人設了,駕駛君?」
「說好的馬車不叫駕駛勒?」匡靈舒道。
「誰說馬車就不叫駕駛?飛碟也有駕駛啊。」外星迷的樓繹耦道。
「又在帶貨你家的UFO。」
「USO,他那題潛水艇的應該叫USO。」
「司機不是就在車上了,又怎麼會搭不上這班人設列車。」
「他有駕照嗎?」
「你認真的?」
「當然沒駕照,就人設而已。」
「不是,這不是人設……」方朗顛掙扎般道。
「考沒過,還自封駕駛嗎?咯咯咯。」
「過乾隱是吧,嘻嘻嘻嘻嘻……」
詹貫壕、蒯旻厝等人捧腹暗笑。
因為他們知道,駕駛只是方朗顛的綽號、代號,是別人取的,並非他自定義的期許、職業、人設。
方朗顛自許的定位是──大神探。
「那麼我也獻上一題。」扈琦湍道。
題:人丁一口。
猜一個字。
「怎麼不是奉上小偷謎題?」
「不就何嗎,何必的何。」
「慢點,這不就傳統燈謎的題目嗎?」
答案正是「何」。
扈琦湍:「何其自性,本自清淨。」
據說,據說乃出自禪宗六祖當年大有所悟時而說的……
「你──」黃繼紜諳禪法,知道此句。
試卷遭盜那天,她在放課後堵獲了扈琦湍後,扈琦湍在那講甚麼「妙手空空、女俠的」,試圖擾亂她注意力以增加逃跑空隙。當時黃繼紜能很快察覺並立馬專注自我,正是禪法素養使然。
以後她會被認為有種特異機能一樣,與禪法也有關聯。
「所以你幹嘛出燈謎的題目?」
「原來如此!是──奇!」蒯旻厝脫口叫道。
「啥?」「甚麼意思?」
題:人丁一口。
人和一組成「大」,丁和口組成「可」。
「原來如此,老題目、新解法。」「還成。」
「不對呀!大和可……不就剛剛那題?」
「這題不錯。」「切,不就炒冷飯。」
然而,實際上這隱隱是個二段式謎題。因為熟識扈琦湍的,都不會認為此怪胎會低調、認份地拿既有的燈謎題來搪塞。
換句話講──這小子出這題,肯定藏有貓膩。
進而可以認為:他的意圖絕非「何」這個答案!
「原來如此!」「很変態!」
「揣摩出題者意圖,這也算又一新章了呀?!」「好強!」
「奇葩的思維。」「這人就喜歡這種搞法。」
「慢點!不就山寨我的『大可』麼!?」詹貫壕驚般,「大可」正是他剛剛出的題,也是組成奇字。
「你(的)變殘次品了,呴呴呴呴……」一旁註意到的好友杜枕閏戲謔。方朗顛也隨之一臉嚴肅的點點頭。
詹、杜、方三人彼此是好友,並且各定位為「特務、記者、偵探」這樣的設定、專業。
孟開衡:「厲害的還不光這題應景了七大奇觀。還有他名字裡邊就自帶『奇』這個字了!」
「我也應驗了七大奇觀啊!我的『大可』謎題!」詹貫壕仍戮力掙扎。
「果然又成為背景囉,嘻嘻。」孟開衡暗酸。
鴨舌草有的葉子兩側會比較寬潤,變得極像愛心形狀。
「扈琦湍開學時表演的那個邱比特魔法箭,傳送的就是紅心七。」
「心型、鴨舌草……所以這又是Duck(大可)了!」
「紅心七,7又出現了!」
「『大可』是我的……我的……」詹貫壕無力回天般……知情的懂友們紛紛忍著竊笑。
「奇王扈琦湍,他的確可以說是奇之王!」劉謐娟如此說道。
扈琦湍的琦字兩邊拆開看如同:奇、王。
可以說,劉謐娟甚至未曾想過能有像扈琦湍這般特異怪奇的生物了。
「這一說來,戰國時有個人就叫宮之奇。」杜枕閏道。
「這樣不就──樓浮宮、之奇。」
「我的Duck(大可)奇……」詹貫壕無力低喃。
「奇還有一個,就是奇數的奇,1、3、5、7、9!」蒯旻厝道。
「奇數嗎,所以,要幹嘛?」「什麼叫奇數?」
孟開衡道:「這機密就在這講一下吧。其實學校中暗藏了一組神秘數字、隱藏密碼,那就是──3、1、5。」
「數字有甚麼神秘的?」「參壹伍是啥?」
「該不會這數字就是柒大不可思議吧?」
「315,三百一十五?」
蒯旻厝:「奇數1、3、5、7、9,它們的最小公倍數,正是315!」
「哇!」「什麼叫最小公倍數?」
例如,6、12、18、30等,因數都是數字2和3,但6才是2和3的最小公倍數。
扈琦湍:「簡單來說,315是個位數中的奇數的最小公倍數。」
「就像是甚麼共主的吧。」
「盟主啦,例如武林盟主的千金。」
然後,π/4 = 1/1-1/3+1/5-1/7+1/9……後面一直類推下去。
「這裡開頭的分母,也是這──1、3、5、7、9。」蒯旻厝道。
「那又怎樣?」「π是甚麼?」
「這是甚麼式子?」「把拔說過,π是3.14。」
「軟柿子。」「這些,老師沒教過吧?」
「你們怎麼知道這玩意兒的?」「π,並不是3.14。」
「不錯,π該是3.1415926………」
「完全都錯,圓周率π,你們是講不出來的。」樓繹耦暗笑,與樓浮宮扈琦湍對了一眼。
「不然是什麼?」
「π是甚麼、麼?……呵呵,π就是──π呀!」扈琦湍瞇起眼,微微一笑。
「自以為打禪機。」「這人就是這樣。」
「這種的叫沽名釣譽的騙徒,我五姑說囯外也有很多很多……」
身為外星迷的樓繹耦,姑且算由其「星友」扈琦湍引入參與此首屆大會。
樓繹耦認為扈琦湍對外星生命、飛碟等見解頗為高妙超齡,於是此外星腦便將之視作的知己、堅實戰友一樣。
儘管這是外星文明逐漸揭露的時空年代,但扈琦湍對其闊論的「外星人眼中的圓周率π」的觀點,仍使樓繹耦曾嚴重懷疑他就是潛藏著的外來「朋友」!一度時常質問「快現出你真面目!」、「你故鄉哪個星座的?」等等。
而扈琦湍的這個π理論,其實也涉及到金字塔事件。
「315度就是7π/4,也就是7個π/4,也就是1.75π。」蒯旻厝繼續道。
「的確是。」劉謐娟點頭。
「所以各位看到了吧,7再度出現。然後剛剛的π/4也出現了。」
而π即為180度,π/4便是45度。
蒯旻厝在紙上簡單地畫個圓圈,再畫「米字」般的四條直線來通過假想的圓心帶,直線間夾角約45度。
於是圓圈分成了約略均等的八等份,每份夾角都約45度。
「這幹麼?」「切蛋糕啊。」
「大家分一分。」「畫大餅吧。」
「七份就是315度?」劉謐娟道。
「沒錯,七份加一加,一共315度。」蒯旻厝塗掉七個45度的扇形,再圈出未塗掉的那份,道:「假設這七份象徵七大不可思議。那剩下這第八塊45度,就是剛剛那個──π/4。」
無論聽懂多少,在場無不驚異於最後這圖形,表達出了七份共315度、還有第八份正是那π/4!
「慢點,第八塊……」「第八大奇蹟!?」
「天啊!你們怎麼想出這個的!」
「不就是新七大?!」
「第八大奇觀不就是──」
「新世界!」
七大不可思議與第八大的新世界,一時間隱隱猶如躍然紙上。
「你們怎麼找出這種題材的?!」
「所以七個45度、315度,就是通往剩下那片新世界的大門?」
「好像真的很厲害!很不得了了!」
「關於七大不思議,還有一個說法是──解開七大之後,會有意想不到的事!」
「………」「是甚麼?!」
「該不會可以向神許願吧?」
孟開衡:「好像也有能夠許願的傳言……」
「不會吧!」「三一五究竟是甚麼?」
「為什麼我們都沒聽過?」
「你們偷偷摸摸的研究到哪了?」「去哪蒐集的?」
「還有一點也很妙,315、315……3乘以15,就是45度,也就是π/4。」詹貫壕雙手抱胸地老神在在般。
「憑什麼你又在神氣?」
孟開衡也道:「圓圈是360度,減去π/4的45度,就是315度。」
「又是這π/4。」
杜枕閏道:「還有樓浮宮扈琦湍提到的曹操──」
三國時代的曹操,古羅馬三巨頭的凱撒,東西方這兩大權傾一時、與「三」有著密切關聯的這兩位巨人,皆逝於3月15日!
「怎麼會!?」「這又是啥?!」
「所以講到曹操不光因為盜墓?」劉謐娟看向樓浮宮,但見其似笑非笑地瞇起眼。
「啥情況?315不光是數字嗎?」
「日期也是數字吧。」
「你們葫蘆裡還有甚麼藥?」
蒯旻厝:「那麼,關於玩家們日後的解謎活動,這裡有個大型提案──」
──徵求謎題!
孟開衡:「也就是要對廣大的外界來『徵集謎題』。最好是真實經歷而又不知所以的事情、謎題……這類的。」
詹貫壕:「這方案還可以幫人解開難題,然後靠他們也能進一步推廣我們解謎流的存在!」
「哇!好像可以耶!」「好像很不得了了!」
「好棒啊這主意!」
「這樣不就會有更多的謎題了!」
「原來如此,也就是集思廣益的概念吧!」
後來也確實因此推廣,從而接到玩家之外的委託案件。
「慢點!既然這樣,那反過來講,不也可以──徵集別人來解謎。」劉謐娟道。
「…………」
「對耶!」「可以耶!」
「可是,如果連我們都解不開,那還有人解得開嗎?」彭巧瑄並非單純出自小學生的不知天高地厚。
相反地,由於家長與環境因素,她的見識可謂超齡的廣博,這也是她給邀請參與此首屆討論會的關鍵。
因此,她是基於自身見聞與週邊反應等去交叉比對,從而認知到:小學生就玩得上這等高智力起步的解謎遊戲,加上目睹某些成員們的能耐……這些其實都可謂非同尋常!
像劉謐娟,彭巧瑄就清楚認知到──她真的遠比成年人還聰明很多、很多!
「你傻啦?當然是我們出題來考驗外面的人啊。」樓繹耦道。
「嗄!?」彭巧瑄這才理解到似乎想錯方向。
亦即,所謂「徵集別人來解謎」,並非是指尋求外人幫忙解決難題,而是拿謎題來去考驗外部人士。
而且這樣整,非但能宣傳此高智商競技遊戲的存在,還能獲取更多謎題、並且選別出有潛力的玩家。
「我天!好強大的方案!」「你們竟然也想到了!」
蒯旻厝:「最先提出『徵集謎題』的,正是咱們的奇王。」
眾人看向順勢也比出V手勢的扈琦湍。
「那『徵集別人來解謎』又誰的提案?」
「難道是你,老大!?」
匡靈舒道:「我看,還是奇王樓浮宮吧!」
慕容霜憶:「我也這樣認為。畢竟這種一體兩面的東西,既然是奇王,又怎麼會想不到。」
孟開衡:「不錯,那天他還故意先不說,看誰先講出這逆向思維。」
「那不就像現在這樣。」
「樓浮宮心計。」「很壞哦!」
「他是奇異鳥,這場賽事的巨大奇點!」
「不是烏鴉嗎?」「鴨子呢?」
「怎麼那麼多名堂呀?」
「慢點!琦湍仔這提案,也算新世界、新天地了吧!?」
「又是新的八大!」「可以嘀。」
「慢著!這樣一來,不就成為每年的大事件了!」
「對耶!面向大眾,影響又巨大的大型案件。」
「是每學期吧。」
「他一個人就完成了新七大、年度大案!?」
「厲害啦!」「明明就每學年。」「他是鬼!」
「不對!資格不符吧?」
「啥?!」「為什麼不符?」
「你們忘啦!要引起廣大的迴響,而且這提案也沒有辦法造成神秘未解的謎雲那樣!」
「這樣說………」「關鍵在於無法成為一個未解之謎。」
「所以說,這是本年度的大事件麼?並不是!因為這種提議連小孩子都能想到!」
「你怎麼也不來想幾個,光出張嘴?」
「都說是本學期而不是年度了。」
「你們不就是小孩嗎,呵?」
「…………」「我該怎麼吐槽㖠?」
後來,這代玩家會自封為「千謎世代」,義涵約略是──(直如)能產生、破解、衍生出上千個有品質的謎題、方案、謀略……那樣。
自千謎世代入學起的每年(級),都會冒出最少一樁公眾型的大事件。
基本上要吻合下列項目:
一,不只內部解謎玩家間知曉此案,外部人士即便不明其答案、實情,也至少大有人知道該案、乃至有些人還參與過。並且其人數不能太少,也不能侷限在一兩個班級或團體之類,因為這樣該算是該群人的專屬案件,例如13班的試卷消失案件。
二,必須是影響範圍巨大的事件。
另外,通常事件的深度或解謎難度等,比較會與發生時的年紀相近。例如小學一年級時的水怪事件,水怪本身不是甚麼特別難題,但劉謐娟順勢出了一道有內涵的隱謎,其解答並不難,卻能極為應景地烘托當時場面。
三,會多少給人某些大問號,比方:是誰搞的?為什麼弄出這種事?怎麼做到的?
對外部「徵集謎題」與「徵集解謎」,這個提案,或許勉強能符合上面的第一、二項,但無法符合第三項。
除非能搭配更多配套措施……例如,使不少人們強烈產生「這種謎局活動究竟是誰招開的?」
「……就是這樣,基於上述情況,因此我想尋求姑姑贊助,讓這種『徵集謎局』的活動成為年度大案!」慕容霜憶對其時髦時尚的五姑說道。
五姑點頭:「原來如此,這麼一來,不僅第三項條件能成,就連一二也能更明確成立。」
「正是如此。」
出身富貴家族的慕容霜憶,遊說了感情好的五姑來出資,以便讓這個「徵集之謎」的概念成為學年大事件。
素來喜歡新奇、智力遊戲等的五姑也讚揚,道:「嗯,很有趣的提議!不簡單哦妳。比如說,打出冠軍獎金五萬、十萬、二十萬……甚至更高的懸賞,就會有許多學生和家長趨之若騖了。於是就能打響『解謎』事件的知名度、影響力。然後最終,也還會有人想到──」
──是誰贊助、推動的?
如此一來,第三項也自然就水到渠成。
「就是這樣!當然,我可先不要浮出水面,沒人知道是我策劃的,這樣神秘感才能持續。」
「不錯,藏鏡人就是要躲在幕後才有意思。很好!姑姑認可了!花點錢搞個有意義的活動,還能順勢造就大案──不錯,簡單粗暴!」
「感謝誇讚!」
「呃………」五姑心想:「這算讚賞嗎?……也成吧。」
眼見事成,慕容霜憶不禁得意:「哼哼,這場謎局的大競賽,我要大進擊了!奇王扈琦湍,你的方案就由我接管啦,首先就弄個大案作為本小姐進場的奇手。」
「你的起手式?……不就剛剛講的,你想到的那個甚麼琺瑯質的嗎?」
「………」
五姑也見她反應,便又「啊!」想到,捶了下手掌,道:「是了!終歸是那甚麼老大剋星、成為戲精的碰瓷演出,對吧!」
「………」
「這都不是……?」
是指四年級時,慕容霜憶一躍成了校內名人──以「蒯老大的剋星」而盛名流傳。
因為在班級間的躲避球賽中,她演了手精彩好戲、出奇制勝,使當時堪稱無人無敵的蒯旻厝大吃一鱉!
實現以弱勝強的大逆轉!
扈琦湍對此讚譽甚是,乃至使他著迷「火牛陣」等大反轉、力挽狂瀾的概念。扮豬吃老虎也於是成為他愛用的戲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