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詩篇書6-10

本章節 2025 字
更新於: 2022-08-14
6、由山而城由城而陂由陂而河由河而海 每況越下
從日至云從云至風從風至牆從牆至鼠 一物即降
趙書記下鄉 常常滿載歸 見他媽鬼 唱什麼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錢局長分房 時時小櫃滿 去你娘蛋 歌什麼大公無私不貪不受
孫主任召工 次次後門開 翻你祖宗 吹什麼大義滅親一視同仁
李科長微訪 每每酒一席 絕他八代 誇什麼父母之官民之父母。
7、遙寄家諸親
父是揮鋤灑汗事
兒正寒窗攻讀時
遙想田頭牛與馬
不知相思又一周。

8、三的詩

當一個剛識數的小孩數著一二三,於是便產生了一首詩。
我不是詩人,當然不會寫詩,可是我至今也弄不明白:
為什麼這個世界只有三才「天地人」?為什麼他們才是萬物之始?不是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嗎?只有三,才有增加、發展之意?
我們祖國曆來源遠,為什麼只有三皇呢?燧人鑽火,而火象徵太陽,是謂天皇;伏羲游凡,是謂人皇;而神農墾地,是謂地皇。還有一皇嗎?沒有。為什麼?不知道。
為什麼人們象往的只有三光「日月星」,只有它們才能給人們光明、希望和不滅的熱情。為什麼歷史上只有三代「夏商周」,它們才有權利代表我國的奴隸文明?
我們祖國曆來是禮義之邦,可這與三有什麼關係,偏留下那麼多三的典故。桓公三畔三浴迎管仲,重耳三退三舍報成王。玄德公不也是三顧三迎而起卧龍的嗎?古人為什麼要三讓?鞠躬為什麼要三次才表示真正的尊敬?敲門為什麼要三下才能得到主人應允?就是古人行刑前追魂炮,也要三響呢?
人們都說事不過三,可是這又為什麼?祝家莊非三打不破,高太尉非三敗不歸。為什麼三國非三國不鼎?周公瑾也要三氣方死嗎?
為什麼?我鬧不明白。
前幾年,不到處見三個字在牆上、工廠牌上嗎?它們是人們早熟了的「工農兵」,只有他們才能代表我們國家的人民。
國家領導人為什麼提出要把三大球搞上去,而體壇上球賽很多。
當人們使勁時,不是數著一二三,於是一件事便完成,為什麼不再數個四呢?
為什麼有了左中右、上中下、前中后呢?
真鬧不明白。
噢,原來三是萬物之始,是一首真正的詩。
9、過零丁洋(高一)
辛苦遭逢何是了,
一夢漫漫醒終歸。
良友漸隨升留別,
天地為何難英雄。
秀才但得秀才思,
舉人已升舉人嘆。
何處零丁不是嘆,
明月照我高一升。
10、我的母親
人世間唯有母愛才是最偉大的,這樣就產生了許多篇母親的讚美詩。「孟氏芳鄰」「岳母刺字「。。。。我也想讚美母親,然而我的母親是個地道的農村婦女,生自鄉里,嫁與鄉里,她1米6的個子,圓圓略胖的臉,齊耳黑髮上也抹有幾根銀絲,嘴角總是帶有慈祥的笑意,她只讀完高小,便綴學回家勞動,我不得不痛苦地承認:「我的母親是平凡的。」
可我還是想讚美母親,只因她是我的母親,不是有人說:「只憑母親生我那陣的痛苦,我就永遠也報答不完她。」我是最冷之時-----臘月十四夜生的,母親就付出雙倍於人的痛苦,我也當雙倍於人地報答她。
我要寫讚美詩,可我不是詩人,只有靠幾個回憶來表達我對母親全部的愛。
每個母親都是很愛自己孩子的,這母愛愛得自私,似乎帶有獸性,記得我剛讀小學時,一次放學,不知什麼原因,幾位女同學圍住我,后打了起來,當然我吃虧,臉打破了,母親知道后,便帶著我在夜間去那幾個女生家告狀,不為她要和人家吵,只因她愛我。後來彼此笑著說說了事,不過,我再未挨她們的打。
記得有次,母親完工回家,要我給她倒水喝,可我端著碗,要靠近她時,突然碗打碎在地上,我哇地一聲哭了,而她竟出自意料之外,沒有罵我,相反說沒關係。
忙時隊里上夜工,每次分得好菜時,母親都叫醒我們一起吃,有次吃了,第二天早上卻說沒吃,弄得母親哭笑不得。
母親總是起得很早,她要燒早飯,記得一次母親剛醒,我也醒了,她說十分想再睡會兒,我說:「讓我起,我不要睡,你睡會吧!」當時,我多麼想替母親一下,她太累了。
母親也是個十分善良的人,有次一個外村收雞蛋的小姑娘被狗咬了一口,腿上出了血,母親見后,立即跑回家,把家裡的云南白葯給她敷上,害得奶奶老說她不是。我雖認為母親做的對,但也認為奶奶的話不無道理。母親也曾為村裡一青年說親,費了不少心血,可婚事終未成功。
母親對奶奶十分孝敬,有次奶奶住院,吃不下飯,母親特意包了餃子送給她吃,同室病友也稱讚母親。
母親對我也打也罵,或是罰做事。有次我拿哥哥帽子拋著玩,曾祖阻止我,我不讓,他說不然就把帽子丟到外面,我因是哥哥的帽子,也沒怕他,他果真這樣做了,母親以為是我丟的,便罵我,我便委曲地哭了,後來她知是我曾祖丟的,便向我討饒,我這時卻感到是自己不對,也就作罷。
一次晚上,母親去塘邊洗衣服,我去照電筒,她突然問我長大了是不是對她好?怕老婆不?我當時答不上,雖然心裡想著長大了怎麼樣孝敬她,掙錢給她,但那太遠了,我不喜歡先怎麼吹一番,但我做錯了,她那時更希望安慰。
母親給了我許多情感,或愛或憎,或喜或怒,或哀或樂,或打或罵,也許這便組成了全部的母愛。
我的母親是平凡的,說起母親,我眼前並沒有什麼高大的形象和品格。我只想起一個1米6的個子,圓圓略胖的臉,齊耳的黑髮卻抹了幾根銀絲,嘴角總帶著慈祥的笑的婦女。我愛她,讚美她,因為她是一個真實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