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 記-紅鯡魚
本章節 4886 字
更新於: 2022-07-19
對於能夠隨意篡改現實、將其轉變為故事的敘事者,要用什麼樣的方法、何種的手段才能將其打敗呢?
故事中的角色,又要怎樣才能對抗說故事的人呢?
這就是這部小說想要講述的主軸。
至於辦法,相信看到這裡的妳想必已經很清楚了吧──唯有敘事,才能夠打敗敘事!
不過在這邊我還想花點時間來說明一些暗藏的伏筆、隱晦的細節,這將有助於妳會加明白這部小說真正的意涵。
但是接下來的內容會有嚴重劇透,如果妳還沒看完前面的章節,強烈建議先看完整個故事再來看這篇後記,否則將會破壞閱讀的體驗。
相信看過這篇後記之後,能夠給妳帶來截然不同的另一種感受。
確定看完後故事後再往下看,不過安全起見,還是先設個劇情防雷區好了。
──以下空白內容為防雷區──
──以上空白內容為防雷區──
好啦,既然妳執意看到這,那就代表妳已經看完整個故事了,那我們現在就開始吧!
首先,我們來聊聊敘事者吧。
顧名思義,敘事者就是說故事的人,但在概念上其實不等於作者。
嗯……這麼比喻好了,當我們講述一個故事時,我們便是那個故事的敘事者,那個故事會因為我們的講述而改變。
好,那如果這個敘事者同時也存在於故事之中呢?與故事中的其他角色一同在故事裡,那對於故事中的其他角色來說,敘事者就像是能夠隨意地改變他們的現實。
因此在我的認知中,對與敘事者處在同一平面的角色來說,要打敗敘事者是不可能的,因為不管怎麼做,只要敘事者向上攀升敘事階梯,整個現實對他來說就像是可以隨意揉捏的黏土,能夠輕而易舉地被扭曲篡改。
當敘事層級拉高時,低層級將被隨意定義,真實成為虛構、虛擬化為現實,端看敘事者如何描述。
因此,位於故事中的角色,是無法對付位於敘事層的敘事者的。
就算在故事中殺死敘事者,他也可能在下一章就莫名其妙地復活,甚至殺死他的事實也會被抹消,掌握敘事就像是降維打擊,用正常的方法根本沒有攻略的可能。
是的,這正是所謂的──敘事者不會敗北!
嘛、這裡說的當然不是需要依賴外側現實的那種半吊子的敘事者,而是光靠自身敘事就能改變現實的敘事者,完全型態的敘事者,那種幾乎是無解的存在,那又要該怎麼對付?
至於辦法,我在一開始就說過了──以敘事來對付敘事!
剛剛提到,用簡單粗暴的方式殺死敘事者是行不通的,我們不妨換個思路,既然實際殺死他會被敘事改變,那能否用婉轉一點方式,比方說將敘事者給封印起來,當然要做到這一點,也必須藉助敘事者的敘事才能完成,這也是為何會說唯有敘事才能打敗敘事。
利用敘事者的敘事,來對付他自己!
不過說起來簡單,實際的操作卻很複雜,畢竟我們要講求一個邏輯自洽、能夠讓故事自圓其說的合理性,如此才能說服閱讀這部小說的讀者。
唯有敘事能夠打敗敘事──沒錯,但敘事者又不是笨蛋,不會乖乖地敘事出對他不利的內容,想要明目張膽地硬是插入想要的設定,只會造成反效果而已。
所以,這時候的解決方案就是紅鯡魚了。
這部小說中的一些情節、橋段、手法與解說,雖然在後續的劇情有所揭露,但實際上的用意遠不僅如此。這些表面上的敘述跟解釋,是用來轉移焦點與注意力,故意誤導思路來掩飾真正的目的,如此才能欺瞞過敘事者。
舉例來說,妳認為這部小說的第一個紅鯡魚是在哪裡?
想一下…
想到了嗎……?
好啦,不管有沒有想到,我都要公布答案囉──答案就是,在這部小說的簡介不是有寫到一句「──而這個故事,有兩個版本。」
妳認為這句話所指的是什麼?
是【曙光淚海的鳴奏曲】與【第一章】所形成的故事的兩個版本?還是字面意義上的這個故事──這整部小說呢?
我雖然告訴妳了答案,但同時也巧妙地誤導了妳的思路,藉此來隱藏真正的目的。
這整部小說,花了十一萬字的篇幅,都在做這件事。
沒錯,打從第一章開始到終章結束,都在做這件事!
……說到這裡,妳注意到了嗎?或是還沒有發現呢?讓我給妳一個提示吧,妳認為誰是敘事者呢?
撫川嗎?這麼淺顯易懂的答案?當真?
想想我剛才告訴妳的──紅鯡魚!
假如撫川是敘事者這點其實是轉移焦點、分散注意以及誤導思路的紅鯡魚呢?就像推理小說慣用的手法,如果真正的敘事者根本不是撫川呢?只是擺在明面上用來迷惑人的障眼法、煙霧彈,目的是要掩飾真正的目的。
如果不是撫川,那又是誰呢?
再給妳一個提示,不知道妳有沒有發現一個奇怪的地方,明明在故事中屢次提及鳴海曙,但他卻一次也沒有出現過,就連與之相對的克洛蒂兒都登場過好幾次,但唯有鳴海曙卻完全不見蹤影。
為什麼?這當然是有原因的,妳猜到了嗎?
呵、都說到這個地步,其實也跟直接公布答案沒有兩樣了──沒錯,因為鳴海曙就是真正的敘事者!
噔噔!怎麼樣,驚不驚喜、意不意外?哈、妳是不是在想,為什麼突然提起這個毫無戲份可言的角色,這種轉折也太過牽強了吧!不過妳仔細想想,他真的毫無戲份嗎?
再回到敘事者的話題來吧。
我們無法殺死敘事者,嗯……打個比方吧,因為在任何故事中,如果主角死掉,怎麼可能會沒有可以預見的轉折呢?在主角幾乎等於是敘事者本人的時候,所以敘事幾乎是會立即發生的,然而若是主角失憶或被囚禁的情況,那還有可能是因為營造劇情張力的鋪陳,所以不會立即敘事的可能性很高,因此這邊存在著可以操作的空間。
因此,為了對付身為敘事者的鳴海曙,為了竊奪他的能力、抹去他的記憶、封印的他的人格,我們為他打造了一個牢籠。
──而這個牢籠叫做靜山小夜子。
現在妳明白了嗎?靜與鳴、山與海、夜與曙,靜山小夜子這個角色正是將鳴海曙反轉了之後的存在,我們將敘事者封印在靜山小夜子體內,利用靜山小夜子覆寫掉鳴海曙的存在。
這個故事有兩個版本,現在我要告訴妳的就是第二個版本。
關於手法、解釋、理由甚至是目的,早就散落在這部小說的各個章節段落,說得一清二楚,只是妳沒發現或是不以為意,甚至是被刻意誤導了。
這很正常,或者該說這就是協議【紅鯡魚】想要達到的效果。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明目張膽地硬是插入想要的設定,只會造成反效果,因此我們必須在不經意間悄然偷渡虛構的設定,並藉由敘事者的敘事將其轉虛為實、弄假成真。就像花子在第一章裡所說,進行滲透,藉由欺騙與誘導來操縱小夜子,讓她在不自覺的狀況下進行敘事。
就像當我們思考或閱讀時,腦內會出現的說話聲,這個腦內聲音在小夜子接受我們有意灌輸給她的資訊、情報以及劇情時,便會自然而然地重複──這即是敘事!
雖然我們將鳴海曙反轉成靜山小夜子,但她本質上仍然是個敘事者,連她自己都不知曉的敘事者,因此我們必須利用她的能力,操縱她進行敘事。
還不夠清楚嗎?那讓我舉一些例子。
在第二章的時候,不是有提及反轉了虛構的【曙光淚海的鳴奏曲】與現實的【第一章】嘛,後來第三章在花子跟權兵衛推論的時候,也說過自己一行人被反轉成普通的高中生。在第六章的時候更是解釋,第二章的種種描述是為了灌輸「外側」這種反轉的操作是可行的,進而替換虛構與現實,只是恰巧被權兵衛破壞了,這些描述無疑是強化了「反轉」這個概念。
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當然是為了讓小夜子信以為真,無意識地進行敘事,而在經由敘事者的敘事後,「反轉」便成了貨真價實的設定,讓我們得以有效利用。當小夜子相信反轉這個能力是存在的,我們便能將這個概念同時套用到鳴海曙被反轉成小夜子這件事上。
另一方面,如此的敘述會讓人下意識地認為【第一章】已經是最初的故事,而不會注意到其實【第一章】是已經反轉過一次的世界了。
總的來說,我們利用小夜子的敘事來偷渡設定,藉此焊接封印鳴海曙的囚牢,這整部小說都充斥著類似的操作,以這個角度來從頭再看一次這個故事,妳就能發現很多隱隱約約有些多餘冗贅的橋段都說得通了。
在第二章的時候,為何撫川要讓眾人看小說的原稿,也是基於相同的理由,最主要的目的便是要讓小夜子進行敘事。
讓她閱讀、讓她敘事,讓她對所發生的一切從懷疑到認同,說服小夜子,如此一來她就會下意識地敘事。
比方說,在第三章時寫到因為現實與虛構被反轉,而使得眾人的特殊與異常被盡數剝奪的推測。
又比方說,在第三章時為何權兵衛要裝作不知道小夜子的全名,而非得要等到小夜子說出自己的名字是靜山小夜子,讓她自己承認是小夜子。
還有就是,在第四章時花子與撫川對峙的時候說道會被當前的角色覆蓋掉真正的認知,時間一久便真的會變為普通的高中生了。
甚至是一些過於微妙的部分,花子為何能那麼輕易地就猜中撫川是敘事者、為何權兵衛會一時興起胡謅的追加設定最後卻又成為對付撫川的關鍵。
這些對話、這些內容、這些橋段,都是精心設計過的騙局,為了就是滲透進小夜子的思想中,並藉由小夜子的敘事,構築出能夠封印敘事者鳴海曙的方法與手段。
所以現在妳知道,為什麼第五章的【勿忘我】要由小夜子寫下日記來敘事了吧?
那本日記不是錨,而是鎖!
表面上是要讓小夜子來喚醒自己,但實際上是要藉由她以敘事來認定自己是靜山小夜子,達到將封印鳴海曙的牢籠再度加固的作用,順帶將劇場、虛擬與輪迴這些虛構的設定轉為真實。
諸如此類偷渡設定,讓小夜子不知不覺中將其敘事的例子還有很多,等看完這篇後記之後,妳不妨從頭再看一遍,我就不一一贅述了。
我想,妳可能會想問,為什麼要這麼大費周章,既然都已經將鳴海曙反轉成小夜子,那豈不是已經大功告成了,為何還要弄得這麼複雜呢?
這是沒辦法的,畢竟我們雖然短暫地竊奪鳴海曙的敘事能力,但那已經是能做到的極限了,就算藉機將他反轉成截然不同的存在,一度將敘事者封印,可也無法避免效力隨著時間而消退,她終究會想起來自己是誰。
就像剛剛形容的,主角失憶或被囚禁的情況,可以因為營造劇情張力的鋪陳而短暫存在,但不可能永久有效,雖然是有點不倫不類的比喻,但對敘事者來說也是類似的狀況。
除非,再用敘事加固封印。
因此,為了避免收容失效,敘事者再度將我們的現實當成黏土任意揉捏,機構擬定並簽署了協議【紅鯡魚】。
利用敘事來對付敘事者的做法剛才已經解釋得很清楚了,但另一個重點就是避免在過程中小夜子想起自己究竟是誰,因此我們才安排了這一連串的戲碼。
除了這些橋段能夠讓我們有效且合理地偷渡設定,同時也能營造出危機與緊張感,被追趕般的慌張與急迫會讓小夜子無暇思索,只能囫圇吞棗地強行接受。當妳給予她一個跌宕起伏的複雜劇情時,便能迷惑她,將其注意力從真正重要的地方轉移開來。
這個過程之中,花子跟權兵衛在演戲的同時也會滲透小夜子的思想,巧妙地引導她關注錯誤的方向,這就是他們──「木馬」特洛伊與「龍套」奧斯卡──的任務,而他們的確也做得很成功。
一直以來,他們都是機構裡最優秀的。
最後,為了使整個協議能夠持續不斷地生效,之前所偷渡的設定,劇場側的「機械降神」與虛擬側的「系統還原」就派得上用場了,這都是為了讓一切回溯到最初的已經被反轉過,但是小夜子以為是最初階段的【第一章】。
由於「系統還原」的設定已經被小夜子敘事過了,因此所有人關於這段的記憶將被徹底清空,連小夜子自己也無法免除該設定的影響。當然,我們也不例外,但好處是我們也不會因為不斷累積的記憶而崩潰,算是設想周到吧。
然後,再度演繹一次。
在這個重複的過程中,小夜子將再度在誘導之下,敘事自己是靜山小夜子,如此便又加固了真正的敘事者鳴海曙的封印,然後在劇情的推動之下,又迎來了還原重置。
如此反覆,就猶如銜尾之蛇,不斷地循環往復,永無止盡。
欺騙、誤導、分散注意、以敘事對付敘事、如蛇銜尾的封閉循環,將原先敘事者向上攀升的敘事階梯扭曲成無限循環的潘洛斯階梯,把無法被打敗的敘事者囚禁其中,這就是敘事者的攻略法──【紅鯡魚】協議!
所以,潘洛斯,看到這裡妳應該已經明白了,為什麼這本小說會在妳的手上了。
做妳該做的事,奧斯卡跟特洛伊已經及將會完成他們的任務,妳也必須做好妳該做的事情。拿起妳的劇本,好好扮演故事中的反派角色架城撫川,讓故事再一次重演。
這不是第一次的演出,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最後,我知道妳還想問什麼……靜山小夜子只是反轉過後的虛構角色,假如鳴海曙醒了過來,那她將徹底地煙消雲散,不復存在。她只能活在夢中,當夢結束的時候,她也會隨之消逝,這是屬於她的「夢結局」。
唯有一直封印鳴海曙,小夜子才得以繼續存在,不論妳對她抱持著怎麼樣的感情,記住我們的誓言:
──【我們冷酷,但並非無情。
遺忘過去,扭曲現在,只為重構未來】──
潘洛斯,祝妳、不,祝我好運!
虛設機構──【紅鯡魚】協議──「銜尾蛇」潘洛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