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創作當下的心情——作家八千子訪談
本章節 1892 字
更新於: 2022-05-25
請記住當下創作的心情——
《少女撿骨師》作者八千子訪談
以《證詞》一作獲得第三屆尖端原創小說大賞逆思流特別獎,並從此商業出道的作家八千子,埋首寫作的時間卻遠遠超過出道的五年。
洗鍊的文筆和縝密的劇情,是他的作品得以在台灣推理界中立足的原因。雖然出版的作品多為逆思流的推理故事,但其實他也擁有一顆想寫輕小說的心。
自言商業出道完全是個意外的他,在今天的訪談中,以極具個人特色的筆觸,向我們揭露了成為職業作家的心得和感想。就讓我們藉由文字來一起感受,成為作家之路的酸甜苦辣吧。
——想請您聊聊出道成為商業作者的過程。
大學期末考時讀書讀到腦子昏沉,想找點事情做轉換心情。剛好看到尖端有辦比賽,想起以前有過寫小說的夢想。
之所以說是夢想,是因為我從來沒有得獎過。高中校內舉辦的文學獎有分成小說、散文、新詩三組,三個組別都報名的結果就是全部落選,甚至連進入決選都辦不到,三年來都是如此。
所以重新開始寫小說,最大的原因果然還是逃避現實。
比起在宿舍打電動、看漫畫,寫小說會有種「好像在做什麼有意義的事情」的錯覺。偷懶的罪惡感會稍微小一點。第一部作品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完成的。
投稿之後就忘記這件事了。忘得一乾二淨。
和得失心沒有關係,主要是因為平常就沒有寫作的習慣,沒有期末考當藉口後更是找不到敲鍵盤的理由。
下一次想起來已經是編輯打電話到老家的時候了。
——選擇目前題材(逆思流)的原因,如何考量市場?
一開始原本是想寫浮文字(輕小說)的。理由是因為書看得很少,對逆思流(懸疑推理)完全不熟悉,輕小說至少國中小時還有讀過,總覺得寫起來比較沒有困難。所以那時候雖然準備了兩份稿子,但把希望都放在浮文字上。
結果就是浮文字連初選都沒過,但逆思流過了。具體原因不太清楚,可能是因為現任總編是變態的緣故。
在明白比起浮文字,自己可能更適合逆思流後,接下來的作品幾乎都以懸疑推理的角度出發,至於市場的部分倒是從來沒考慮過,這個問題也不太適合隨心所欲的人回答。
真要說……就是會思考作品是不是很濫俗、是不是有它的特色。雖然就市場性而言,個人風格和特色都不一定是好事,但至少會希望不要成為能輕易被取代的作者。這大概是當時最重視的事情吧。
現在的話,比較能分清楚「寫給自己的東西」和「讀者想看的東西」了。
簡單來說,不會寫的東西通常就是讀者想看的東西。
——創作過程是否有發現自己哪裡不足,如何補強呢?
缺點大概是走到職涯終點時仍會不斷冒出來的東西。具體的補強方法除了繼續寫下去以外好像也沒有了。
關於文章本身的缺陷,通常都會隨著經驗和閱讀量累積彌補(倘若讀了一千本書卻一點長進都沒有,實在是很讓人沮喪的事)。當下也許沒辦法達到自己心中的一百分,但持續寫下去總是會出現滿意的作品。
滿意的作品不一定真的是好作品,應該說作品的好壞與否本身就是很主觀的事,比起寫作技巧,如何讓自己持續喜愛「寫作」這件事才是最重要的。
會讀到這篇文章的人應該都是對比賽……哇星街抽到她自己了,抱歉因為同時在看直播的關係,忍不住想跟大家分享……總之會讀到這篇文章的人,應該都是對比賽和創作抱持相當程度的熱情。
比賽是第一個要越過的門檻,在獲獎、正式出道後,面對市場與讀者又有其他難關。每個階段都有屬於自己的哀愁,可能有各式各樣的原因讓人覺得寫作好像沒有當初那麼有趣了。如果是因為生命中出現其他更有意義的存在,那無疑是好事,但倘若其他因素導致放棄寫作,那將是相當可惜的事。
所以比起檢討不足,其實我更傾向建議人記住當下投入創作的心情。
無論未來如何,都請不要忘記。
——會建議目標是商業出道的作者,避免什麼樣的錯誤呢?
坊間有許多寫作教學會提及創作時可能犯的錯誤,畢竟是知易行難的事,在這邊提也沒什麼意思。仔細思考後,能稱得上要注意的點大概只有一個:
和編輯保持良好關係。
就這樣,沒有了。
雖然要用戀勢的眼光對待編輯可能生理上有難度,但我以前好像也說過,編輯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立場跟自己相同的人,同樣希望這本書能賣好、同樣希望作者能成功。也許過程中會因為一些事情產生摩擦,但追根究柢,編輯都是自己唯一的盟友,因此在書本的製程乃至後續銷售,能溝通、能相信的人也僅有編輯。
寫作終歸還是很孤單的事。
卜洛克說故事每個人都有,跟屁眼一樣。而編輯大概是世界上少數願意舔你屁眼的人了。喔對,他還有說,屁眼很臭。
讀到這篇文章的人應該都不是流量巨獸,倘若是的話,建議讀到這邊就行了,剩下的紙可以拿去餵山羊。
——經驗累積下來後,是否有在創作過程中必勝的訣竅?
持續寫下去吧。跟前面說的一樣。因為我也不知道成功的作者是什麼感受,所以擅自分享必勝的訣竅好像有點怪怪的。
但只要不放棄寫作,應該就能持續在過程中看見不同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