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劇

本章節 1315 字
更新於: 2022-07-22
維格所訴說的歷史發生在大約九十多年前的西陸最北端的一個名為卡達爾的偏遠小國境內。

小國雖弱,但仍有不同層級的貴族。

柏格‧西卡亞便是其中一名大公,掌管西卡亞領。

某日,一股實力強悍,來路不明的流寇,在卡達爾境內肆瘧。

國王遂派兵清剿,但屢戰屢敗,更在三日內痛失一半國土。

眼見流寇日益壯大,快將兵臨城下。

國王隨即向鄰國求援,但鄰國根本不在乎卡達爾的存亡。

只是為防成為流寇的下一個目標,才派遣人員,組成聯軍。

不過派遣人員很多都是老弱殘兵,更有不少被流放的罪犯,真正懂得行軍打仗的正規兵只有寥寥百人。

而那些被流放的罪犯為求保命,紛紛倒戈,成為流寇。

因此聯軍便兵敗潰散,卡達爾亦難逃滅國的命運。


而西卡亞領則是卡達爾亡國後,最後一個被攻陷的地方。

領地陷落當日,流寇將領民強行徵集在一起,而領主柏格.西卡亞則在領民面前,被流寇用刀將身上的皮肉逐塊切走,以極其殘忍將領主變成一片片血淋淋的肉片。

領主的慘況令不少人憤而反抗,但均被流寇理所當然地殺死。

接著,流寇將肉片分派給領民並強迫他們吃下。

部分人堅拒不從,結果亦被流寇殺死。

之後,流寇將沒有勞動力的老弱病殘殺害,並將他們的肉,當作食物分派給領民。

又隨意虜掠看中的女性,對他們施暴。剩下具有勞動力的人則被奴役。

一有點不合流寇的心意,便會被殺掉,製成肉片,迫領民吃下。


在卡達爾覆滅後,流寇開始進攻鄰國。因為卡達爾的慘況早就傳開了,所以鄰近各國早就提請教會介入。

而新上任的教會堂區主任,在流寇到達前就已經組成了聯軍,駐守邊境城鎮。

然而聯軍卻始終無法攻克流寇,反而時常被流寇騷擾,將邊境的村民虜走或屠村燒村。

雖然守住了邊境,斬殺了不少流寇,但流寇絲毫沒有減弱的跡象。

還以遊擊的方式日夜不斷,騷擾聯軍和邊境村落。

鄰近各國決定投入所有軍力,並聘請大量僱傭兵,務求盡快清剿流寇。

聯軍兵分三路,圍剿流寇,並奪回了卡達爾的大多數的地土。

只是卡達爾國內倖存的人都在流寇徹退時被殺害。

最終,聖族帶領聯軍,戰勝了受魔族指示的流寇。

而卡達爾國內的所有國民均被殺害。帶領聯軍戰勝魔族流寇的教會堂區主任獲得晉升,成為各個聯軍所屬國的總鐸。

卡達爾的土地亦被聯軍瓜分。史稱「西卡亞大屠殺」或「卡達爾滅國事件」。


但數年後,疑似因為聖族內部鬥爭,該名總鐸被爆出,大屠殺是其自編自導自演,引起各界關注。

雖然聖族多番澄清,但亦只能先將該名總鐸停職查辦。

最終,因為證據不足而不了了之。

不過該名總鐸並沒有復職,反而失去蹤影。事件最終被淡化,

而大屠殺背後的真相是,聖族新上任的教會堂區主任,原本是教區主教。

因權鬥失利而被降職為堂區主任。他為了恢復職位,急需功勳。而最快捷的方式就是軍功。

因此,他讓人聘請了數名魔族,收留流浪者和惡霸,組成流寇,侵襲卡達爾。

因為事態越嚴重,軍功就越大,所以他讓魔族大鬧一場,自己則對此視若無睹。

導致流寇在卡達爾燒殺搶掠、將人製成人彘、屠村、強姦、販賣人口、奴役、強迫勞動,無惡不作。

事件令卡達爾一夜滅國,死傷無數。

只有少數成功逃往西陸最北部的人,向碰巧途經的原始之森盟主阿爾弗雷德.艾因茲華斯求救。

艾因茲華斯將他們帶到北陸。而維格便是其中一人。

後來晉升為總鐸,但又因醜聞停職的始作俑者,則被聖族暗中處決並永久從聖族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