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爭 3

本章節 890 字
更新於: 2022-07-13
斯特里戈伊送他們離開行政大樓,阿諾德隨即在大樓門口會見傳媒。

他先簡單覆述一次會議上的討論,然後他要求支持者優先保障學園祭的順利舉行。理由是現階段學院和學生會並非他們的抗爭對象。

希望通過與學生會合作,向學生會釋出善意。

而阿諾德的用意自然是想將學生會拉向己方,即使失敗,也希望可以少一個敵人。

同時,這也是對學生會的一次考驗。

如果學生會最後選擇打壓平權抗爭運動聯合會,莫視他們的意見,就會失去很多人的支持,民意亦將大幅傾向平權抗爭運動聯合會。

而學生會和會長烏拉諾斯多年來建立的聲望均會毀於一旦。這樣也能給予平權抗爭運動聯合會發難的機會。

加上,怒氣每壓抑多一天,爆發時的破壞力亦會更強。

這也是阿諾德他們之所以只提出押後會議,卻不提出押後時間的原因。

押後時間太短,學生會必定處理不過來。

七天的學園祭足以消磨學生會的耐心,七天後還要處理同盟問題,必定疲於奔命。

這個時候,最容易出錯,留下話柄,引人詬病。

而押後時間太長,則會消磨抗爭者的耐性。

當學園祭這塊盾牌消失,校方和學生會再沒理由阻止他們,強行壓制亦只會招來更劇烈的反撲。

如此一來,學生會和會長烏拉諾斯的聲望同樣會一落千丈。

這是第二個同意以保障學園祭的順利舉行為先的原因。

要是學生會與抗爭者站在同一陣線,以會長烏拉諾斯的威望,絕對有能力領導這場抗爭,而烏拉諾斯與北陸的關係勢必決裂。

即使學生會保持中立,亦能不知不覺間從中幫助他們。

至於打壓抗爭者的可能性很微,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不值得做。

若是真的這樣,就說明學生會是北陸高層的傀儡。

學生會的影響力勢必因此消退,當下就再也沒有組織能與平權抗爭運動聯合會匹敵,那麼他們就可以掌控大局,迫同盟就範。

一切都向著有利平權抗爭運動聯合會的方向發展,而阿諾德對自己的盤算很有信心。

然而他總有些揣揣不安,尤其是那七天之期。

為什麼烏拉諾斯選擇押後七天?莫非他能在七天內逆轉這洶湧的民情?

雖然不太可能,但一想到這裡,阿諾德就更不安。

若是不能藉此機會,扳倒那四大族。人族不能自立,亦會失去與他們並駕齊驅,甚至超越他們的機會。

因此這次抗爭絕不能失敗,那怕是將平權抗爭運動聯合會會長之位拱手讓給烏拉諾斯,也絕不能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