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認知衝突
本章節 2693 字
更新於: 2022-05-04
待到畫面中的慘叫聲終於平息,吳鵬才轉過身來。結果,看到遍地碳化的焦黑屍骨堆積在燃燒的烈焰中,又是一陣脊背發涼,地獄的景象也莫過如此吧。
這時,其他人也漸漸放下了擋住視線的手,然後無一例外的,所有人都打了個哆嗦。
楚銘的臉色不禁一陣青一陣白,下意識地抓住了吳鵬的胳膊:「吳鵬,這個...太可怕了......」
於安琪也想抓點什麼東西做依靠,一看只有李子豪離自己最近,於是就抓住了他的胳膊。
王健和李子豪身為男子漢,不能表現的太露怯,但面對這種景象也確實說不出話來,只能強忍著嘔吐感,愣愣地「罰站」。
終於,吳鵬深呼吸了幾次,調整好了心情,轉而問自己的同伴們:「如果是你們,面對敵人這樣的攻勢,會如何化解?」
王健答:「我能飛,當然會飛上天衝進他們人堆里搏殺了!我才不會給他們遠程消耗我的機會......當然,更不想被燃燒彈燒。」
李子豪則嘆了口氣,說:「我會直接創造出某個足夠強的東西,一口氣奠定勝局。我不想和這種對手糾纏。」
楚銘和於安琪連連瘋狂點頭,王健和李子豪的看法與她們高度契合,誰都不想和魔族空軍多做周旋。
吳鵬微微一笑,說:「無論什麼手段,只要你們有了應對的方法就好。我讓你們過來一起觀看這場戰役的目的就是如此。」
忽然,艾利克無力地癱坐了下來,深深地低著頭,一言不發,表情格外的沉重。
吳鵬見狀,不禁問道:「艾利克殿下,你還好嗎?」
艾利克苦笑著答:「我現在這副樣子,恐怕很難說得上『好』吧......」
吳鵬嘆了口氣,勸道:「我建議你還是關掉投影,去散散心吧。等你把情緒調整好了,再好好睡上一覺。畢竟你可是陸軍大臣,如今戰鬥敗得如此慘烈,接下來肯定會有一大堆的事在等著你處理。」
艾利克輕輕搖了搖頭,說:「我睡不著......」
吳鵬頓了頓,說:「那,您先去散散心吧,我就先帶著同伴們回去了。」說罷,他便轉身欲走。
這時,艾利克卻主動叫住了他:「吳鵬,等一下。」
於是,吳鵬站住腳步,回身問道:「殿下還有什麼事嗎?」
艾利克看了看他,又低下頭去,片刻又抬了起來,目光變得無比殷切,問:「吳鵬,這個國家...還有救嗎?」
吳鵬笑答:「當然有!」
「可是...」艾利克依舊底氣不足,弱弱地說,「帝國的實力和魔族相比,差距已經如天塹一般。毫不誇張地說,他們就算想滅亡帝國,也只是一周左右的事而已。這種差距,要如何彌補......」
吳鵬聽罷,想了想,隨後說道:「艾利克殿下,不如我給您講一講我原來所處的世界的故事吧。」
艾利克沒有說話,只是有氣無力地點點頭。
於是,吳鵬開始娓娓道來:
「在我原來所處的世界,歷史上存在過一個叫做『清朝』的帝國。那是一個遠比帝國還要集權與專制的國家。儘管它也曾有過所謂的『康乾盛世』,但『盛世』之下,百姓困苦,民不聊生。從那時起,國力就已經日漸衰微了。」
「當時恰逢西方爆發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從1765年珍妮紡紗機問世起,人類的產值便以幾何形勢暴漲。而那時的大清,正處於乾隆皇帝的統治時期,長期的閉關鎖國,使得整個大清都孤立於世界之外,毫無疑問地錯過了這次工業浪潮。」
「後來,在1792年的時候,一名叫做的馬戛爾尼的英國人,作為其本國的使者,出使大清,希望能夠與清朝通商,建立貿易往來。結果,乾隆皇帝非但沒有同意他的請求,反而還羞辱了英國一番,給英國女王回了一道聖旨,上面寫道:天朝扶有四海,惟勵精圖治,辦理政務,奇珍異寶,並不貴重,爾國王此次齎進各物,念其誠心遠獻,特諭該管衙門收納。」
「然後,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大清與英國一開戰,便明白了雙方的差距。大清於此次戰爭中慘敗,被迫簽署了不平等條約,打開國門,開始睜眼看世界。」
「再然後,等到了1852年,英國和法國再次派來公使,希望能夠修改條約,擴大貿易範圍。理所應當的,他們希望能夠面見當時的咸豐皇帝。可是咸豐皇帝壓根就不想看見洋人,他認為讓洋人進京有損國格。而下面的各級官員也來回互相踢皮球,英法公使耗了幾年都沒有結果,在1856年的時候,英法兩國再次派出以巴夏禮為首的39人代表團前往通州,希望與清國談判,結果被清國派軍扣押。終於,英法兩國忍無可忍,帶著軍隊打到了過來。這一次,他們強迫大清國於1858年同意互換了《天津條約》。然而,等到第二年英法兩國派出公使、僅帶著兩千餘名士兵,去交換修約批准書時,卻被清國軍隊迎頭痛擊。於是戰端再開......」
「其實在這整個過程中,英法聯軍一直都在勒令大清國釋放那39人的代表團,奈何大清國一直置之不理。於是,英法聯軍最終攻入大清國的京城,並且闖入了被叫做『圓明園』的皇家園林,咸豐皇帝更是倉皇出逃。」
「最終,當英法聯軍解救出那39人的代表團時,卻發現只活下來了19人,有20人都被虐待致死,且屍體都慘不忍睹,有的大卸八塊、有的肢體殘缺......於是,盛怒之下,英法聯軍一把火將圓明園這座皇家園林付之一炬。」
聽到這裡,艾利克不禁感慨道:「這個大清國真是自作孽啊。兩國交戰不斬來使,這可是最基本的原則。更何況他們明明同意了互換條約,卻在第二年出爾反爾......」
吳鵬微微一笑,說:「殿下說的沒錯,但你知道這整件事中,最可笑的地方是什麼嗎?」
艾利克想了想,但還是搖了搖頭:「我只覺得可悲,卻並未覺得可笑。」
於是,吳鵬解釋道:「整件事的過程中,咸豐皇帝都沒有見過英法聯軍的公使。即便在倉皇逃出京城后,他最擔心的也是英法聯軍會派公使來見他。因為在他看來,自己是一國之君,是萬人之上的皇帝,而英國地位最高的人只是女王,論等級比皇帝還要低一等。如此低一等的國家派出的公使,如果由自己這個皇帝來親自接見,那就等同於是承認女王和自己的地位平等,即所謂的『有損國格』......這是他絕對不能忍的,卻也是最可笑的地方。」
「咸豐皇帝並不知道,在西方諸國之間,各國面交國書已經是非常普遍的常規操作,可是與世隔絕的閉關鎖國導致了雙方的認知衝突。你最不在意的東西(貿易往來)正是別人努力要爭取的成果,而別人最不在意的東西,恰恰就是你的底線。如此一來矛盾自然無法調和。」
艾利克不禁啞然失笑:「哈,原來如此,還有這種事啊!確實有些可笑。可是......你給我講這個故事,是想告訴我什麼呢?」
吳鵬胸有成竹道:「我是想告訴你——帝國和魔族之間存在著認知衝突,你認為最重要的東西,可能恰恰是魔族最不關心的。比如滅亡帝國,魔族或許壓根就沒有這麼想過,因為對於想要開展貿易活動的他們而言,一個統一的市場總好過群龍無首的混亂。說不定,魔族還會幫助你穩定帝國的局勢。」
「所以你不要太過焦慮,現階段的首要目標,是要和魔族談成一個條約,雙方開始正常的貿易往來。只要國門打開了,那麼魔族的技術與文化總會慢慢流入帝國,到時候再謀發展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