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寄出的第一封

本章節 1145 字
更新於: 2022-01-17
「哈囉!你好!最近過得如何?喜歡吃些什麼呢?」

原本我是想這麼說的,但總覺得這樣當開頭太怪了。畢竟這是書信,看到驚嘆號也不會為此感到有活力或是「驚嘆」,你知道的。後來想想若不是這樣起頭,該如與一個完全不知道資訊的人做開頭呢?

不知道,所以我想以這個問題做開頭或許很棒,我們之後也能以這做話題延伸也很不錯。不知你的想法如何?喜歡?還是討厭?反正我自己是很懷疑。

話說,有人真的會參加這個活動真的很有趣,應該說。在現代還有人想要以這種復古的方法去交友、聊天。明明在資訊科技發展成熟的現代能直接用通訊軟體喋喋不休、滔滔不絕的與人聊天到天明。但這世界上還有人會因為想體驗這種因時空背景而出現的期待,與人一字一字寫下來、期待對方寄信回函。雖然這次的活動改成一天一封並且用電子信箱,不過這種期待感與通訊軟體相比也是無法比擬的。你為何想參加這次的活動呢?難道跟我一樣想體驗這種一天一次的期待嗎?

最近你有看到關於流星的是新聞嗎?我的同學們最近都在討論著,再加上電視新聞不斷用「百年一見」、「五十年一見」這樣強調珍稀性的方法去報導。讓流星這件事好像顯得很重要一樣。我很好奇這世界上其他人的想法。應該說,為什麼因為「百年一見」這件事導致所有人都想去看流星?即使是因為許願或者其他的流言,也不應該出現「我一定要去看!!沒許到願我會死!!」這種心情。難道是因為台灣人都是一群機會主義者加上想著商業炒作的人嗎?不論如何,我始終覺得這很詭異。

前天放學時在圖書館看了關於思考的書一兩章,讓我覺得世界上有很多的事都能用同樣的方法去解釋。書上就舉了抗體與成功這個例子。當病毒或細菌進入人體內時,白血球會包覆住目標,接著形成抗體抵禦相同的病毒細菌。而失敗也相似,人第一次接觸到陌生的東西時,第一次一定會做得很差,會產生失敗。而失敗則會修正自己的行為,即使不會白血球一樣一次就會產生抗體,但也會知道這陌生的東西該如何做,進而成功、慢慢找到避免失敗的方法。抗體就像是找到成功的方法。而抗體也會因為過久而失效,人也會因為太久沒做而遺忘。兩者好像隱隱的有著相同的意思。書上說想要做好一件事就是不斷的嘗試、練習,得到抗體、得到避免失敗的方法,事情就會順遂。嘿!我在這裡練習與人說話,我想我也能增進與人聊天的能力吧!

最後,我想我還是很不會與人聊天。哪會有人開頭就談論關於書上的內容。很多東西都只是拿來填塞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罷了。但或許硬要與人聊天就是這樣吧,漫無度地的瞎扯、吸引他人的目光,不知道。我想就先這樣吧!我已經找不到東西來填滿信了。我該去看看書了,畢竟再過不久就要會考,那到底是甚麼我其實也不太理解。但身為第一屆的考生可以以此自豪吧!

祝 身體健康 萬事順利 (到底為什麼一定要在信的尾端寫這個?還有早起打字真的好累,或許下午放學回來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