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源起與緣滅
本章節 802 字
更新於: 2022-01-09
最初的最初,我不過是想寫一個紂王、妲己與伯邑考的另一個版本的故事。那還是十四五歲時,不知怎的,一時興起,想給《封神榜》寫劇本。不過,那時寫的,都是一些不成篇的片段。
十年過去,偶然間整理的時候翻到。閱歷和體悟已然不同。但細讀之下,覺得小時候寫的,還是有那麼些靈光一閃的東西。便想鋪敘開來,展成另外一個完整的故事。於是就一路寫下來,寫著寫著,依稀還可見到原型的影子,但人物已然有了自己的生命與命運。篇幅也由預定的二十章,寫到如今的四十章。就好像小說中的楚煙鈴,無法擺脫命運的魔咒,我也無法控制筆下人物的命運。哪怕作為創作者。
小說中的一些情緒,是真實存在的。比如對命運的困惑,以及命運所造成的人世隔閡。我曾見過荒涼之中,有人給予的溫暖,如盛世之煙花。只是後來,記憶淪為談資的話柄。彼時的我,又迷惘不安,不夠強大,無法維護自身與記憶。人與人,不盡猜忌。如果能拋開一切計算,純粹而真實地活著,該有多好。可惜很難。
到了如今,天災與人禍,讓人悲痛而無力。也讓人看清許多東西,歲月中不散的勇氣與虛偽並存,人世善惡交雜。我逐步認清自己與人世,不願再軟弱了。我想,即使寒冷之中沒有一絲溫暖,我也會與命運作抗,護我所護,直到歲月最後一口氣。只望那些弱小的生命,能夠茁壯成長,不必重蹈歲月的荒涼,而是滿懷希望,將熱血灑於光芒之中。
至於《靈歌窟》中人物與故事,更多是一種書寫。我相信歷史上必然真的存在過楚煙鈴、宋清遠、軒戈、白朔、楊彩、齊沁、昭辰、若兒、狼女、緒刀、小狼崽……這樣的人物。在歲月中,他們曾經這樣鮮活而明艷地活過。所謂王侯將相、才子佳人,英雄與傳奇,不過是懷有最簡單願望、卻所求不得的普通人與事。最終,他們不顧一切的愛恨,在歷史長河中,盡皆化為虛妄。
哪怕如此,記憶的魂魄,卻會長長飄蕩在人世間。不死不滅,不生不休。歷史已成塵埃,但那些記憶卻會穿過歲月與生死,回蕩在塵埃的一角。
2022年1月9日巳時
長夜漫漫,終將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