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白骨成窟

本章節 2374 字
更新於: 2022-01-09
在煙鈴等人困於愛恨時,殊不知白朔所言的預言書中所記曠古大戰即將來臨。如今天下局勢朱雀玄武兩國各不相犯,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潮湧動。玄武國中,政權更迭。年輕的玄武王寒嶼,不知怎地,便聽從幾位大臣上表,不顧將軍昭辰的勸誡,禪位於平文君宋明路。頓時寒氏江山,轉姓宋氏。

在寒嶼禪讓後兩個月不到,玄武國那邊便傳來消息。玄武王寒嶼因染了風寒,過世了。

煙鈴尋思:玄武王寒嶼幼年七歲登基,繼位二十來年,如今尚屬壯年,也從未聞他有什麼隱疾,為什麼便要傳位於宋明路?又怎麼會染個風寒就去世了?

必然不會那麼簡單。何況就算寒嶼已死,也當將寒嶼之子立為儲君。聽聞寒嶼曾將吳氏之女,納入後宮,萬分寵愛,兩人情比金堅。且半年前因吳氏有孕,便冊為王后,舉行了盛大的封后儀式。

算算時日,吳氏與自己孕期相近,也該臨盆了,也不知她與那嬰孩現下如何?煙鈴回想起宋明路,煙鈴記得他那雙閃爍著野心的眸子。

煙鈴的肚子一天天地大起來,腹中的胎兒也煞是活潑,常常鬧騰。臨盆的前一夜,煙鈴又夢到一片大火,黑影重重。一片噩夢中,她的肚子劇烈地疼痛起來,有什麼東西使勁地踢踹自己的腹部,她痛苦地滾動起來。

軒戈聞宮人報,忙喚來太醫與產婆,自己也親到煙鈴寢宮中。饒是有太醫開了輕量的止痛方,煙鈴仍是痛的死去活來。軒戈在一旁,緊緊地握住她的手。

煙鈴因痛苦滿頭大汗,血流不止,朦朧中,彷彿有仙鶴浴血劃破天空。伴隨一聲清脆的啼哭,嬰兒降世。是個小女娃,她在凌晨來到這個世間。

那一日也是朱雀的火把節,又稱宵慶節,人們紛紛以火把驅逐蟲獸,作為俗慶。那是朱雀九十九年,繚帝軒戈因靈皇妃平安誕女,大喜,大赦天下。鄭皇后則帶著二十一的扶桑、和十七出頭的天戟,來看他們剛出生的小妹妹。他們十分喜歡這位妹妹,還給她起了許多小名。煙鈴最後在眾多名字中,選定喚女兒宵宵。雖是夜誕,終是晝生。以紀長夜,以待終明。



與此同時,玄武國在宋明路的統治下,開始修練兵馬。軒戈知道玄武的小動作後,也吩咐暗影帶領王軍,準備隨時襲擊玄武軍。煙鈴此時想到白朔所提及的曠世大戰,她心中隱憂。她對生已無眷戀,只是孩子,終究希望孩子能茁壯成長。

她將手上戴著的紫玉鈴鐺,放入襁褓。帶著孩子來到罌粟谷,煙鈴望著谷中風景,對著天空默道:清遠,那時罌粟谷中的除夕年夜,你、我、昭辰、還有若兒,我們酒後曾經戲言過,若是大家走散,只要燃起煙花,便會重聚於罌粟谷。而如今,只剩下我與昭辰了。

煙鈴燃起煙花,昭辰千里之外看到煙火,想起了許多年少往事,他來到罌粟谷中。昭辰對煙鈴,如今已是疑信參半。雖有少時情誼,總還是記著各自從前面貌,不太把流言碎語放在心上。唯獨耿耿於懷的,是清遠之死,人都說是煙鈴下的毒手。他本想藉此機會質問煙鈴,但人既已死,原因又有什麼重要呢。

昭辰走近,細細端詳如今的煙鈴,又看了看襁褓中的嬰孩,心中唏噓物是人非。又不免略帶調侃與諷刺地問煙鈴道:「怎麼,皇妃當膩了?靈皇妃有這種閒情逸緻,來這谷中回首往事。」

煙鈴看著他:「昭辰,天下之人或許不信,但你應該知道,我本無意於皇妃之位。」昭辰搖頭:「那是起初的楚煙鈴,我或許知道。但如今我面前這位皇妃,我還真不知道。」

煙鈴嘆氣:「是啊,歲月過去太久,大家都會變。那你呢?聽聞你把大將軍之位給辭了。」

昭辰撇撇嘴:「還不是因為那宋明路,哦不對,現在該稱玄武王了。這傢伙王位還沒坐熱,就想著再挑起戰事。屢屢下令練兵,我便拱手讓賢了。」他沉思一會兒,繼續道,「宋明路那傢伙,最近封鎖了整個王宮。我和何將軍其實都對先玄武王的死頗有疑慮,只是苦於沒有證據。他狐狸尾巴藏得深,很受朝中一幫新臣擁戴。」

煙鈴附和道:「宋明路他本就不簡單。所以,你之後有什麼打算?」昭辰望向遠方:「若兒解印青龍刀,是希望戰事消弭。我想這把刀埋在沙里,終老荒漠,遠離硝煙。」

煙鈴點點頭,溫柔地看著懷中孩子,對昭辰說道:「我有一事,想要拜託你。這個孩子,叫宵宵,她是清遠的孩子」昭辰驚訝至極:「什麼?你是說她是宋大哥的……」昭辰差點跳起來,他本還以為煙鈴早斷情絕義,故而殺了清遠。

煙鈴繼續說:「我知道你的困惑,昭辰。我這一生都不會殺清遠,但是清遠確是因我而死。這是我們唯一的孩子,我已無生念,我希望你能幫我撫養她。」煙鈴將孩子遞給昭辰,「我是妖女無疑了,我只希望她。不必是平文公子的孩子,也不必是亂世妖姬的孩子。」

昭辰接過孩子:「那這女娃長大了,我要如何與她說她的父母?」「什麼也不必說,每個人的一生都有自己要尋的謎底,也許永遠也尋不到。她有她自己的命運。」



朱雀一百年,玄武王宋明路撕毀朱玄之盟,喊出率玄武舉國之力清朱雀國之君側,要祭妖女楚煙鈴為族兄宋清遠復仇。煙鈴聞後,彷彿意料之中。像宋明路這樣有野心抱負的人,不過是尋個冠冕堂皇的由頭罷了。就算宋清遠不死,他依舊會有其他借口挑起紛爭,攻打朱雀國。

玄武與朱雀之間開始了大戰。這一戰,新坑填舊坑。宋明路是一位極具軍事天賦的君王,他調兵遣將,制定了詳密的作戰計劃,戰術也是旁人所難想及。玄武軍中的磬岩軍士,更是為報昔日朱玄大戰之恥,奮勇殺敵。

反觀朱雀,只有暗影總將苦撐。其屬下幾大將領囂張跋扈,互爭軍功,不聽號令。特別是上將毛利,他有勇無謀,草率輕敵,自以為殺了當年安勇侯,便天下無敵。毛利不聽暗影號令,自帶兵衝殺,陷入玄武設下包圍,終被玄武亂箭死。手下三萬士卒,皆被玄武坑殺於罌粟谷境邊。罌粟谷,自此之後,又號為「萬屍窟」。

玄武與朱雀經過七年相峙。朱雀總將暗影與玄武武侯何岳,也在大戰中,同歸於盡。

玄武王宋明路在這七年中,由於善於施民以惠,逐步累積了民心,得到了百姓的擁護。他的口號也由當初的清君側,轉為了殺暴君、滅妖姬。繚帝軒戈則動用餘下的舉國之力,與之抗衡。

兩國數年大戰,士卒、百姓屍體皆都堆在罌粟谷。昔日漫谷花開,如今萬屍成窟。敗血的惡臭蔓延開來,原來附近的農家紛紛遷走,成了人人談之色變的鬼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