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生眼 篇

本章節 1721 字
更新於: 2021-12-29
作品名稱:十二點的顏色
筆名:互生眼

想請老師告訴思思和讀者,您的創作TMI!

創作經歷有多長?什麼時候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

至今大概十年了。最初是在網路上以單元劇的形式連載作品,當時受到不小的鼓舞,也獲得一些夥伴。隨著事過境遷,當時的帳號消失了,筆名也更換了,至少這雙手還跟著自己。希望它還願意跟著我。

喜歡什麼類型或是走向的故事?

在閱讀的優先順序之中,社會寫實的類型放在比較前面。去參考其他人是如何從司空見慣的風景裡挖掘出有趣的成分,我覺得會讓我願意放寬心胸好好過日子。

純文學作品也挺喜歡,光是文字本身的強度就能帶來不少樂趣。這部分我挺偏食的,如果沒安插旁人推薦的書單,日本文學跟本土、歐美文學的比例大約為7:2:1。

如果是猜不出結局的作品,大部分我都無法招架。比起劇情、角色,我往往更醉心於拆解作者的伏筆,甚至有段時間幾乎只看推理小說。

說是這麼說,可是自己似乎也來到看見故事裡出現小蘿莉、百合就會發出「呼呼呼呼呼」笑聲的年紀。歲月是一把專殺蘿莉控的斬馬刀呢。

創作上如果遇到瓶頸會怎麼解決?
.
我會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因為只要瓶頸沒有解決,一旦醒著總是忍不住思考該如何處理。有時候甚至忘記吃飯或盥洗,這件事可大可小。

我依然找不到有效克服瓶頸的方法,畢竟是瓶頸。這點跟寫作習慣有關,我不太願意重複寫某個類型的角色,多少是考量到精神狀態跟成長的空間。因此每次都是新的嘗試,新的瓶頸。

不代表討厭瓶頸,它是構成自我的一部份。

所以最近下班的時候我習慣買一瓶牛奶放在冰箱。牛奶裡頭有鈣質。遇到瓶頸的人應該多喝些牛奶。也是直到現在才發現訪談其實沒想像中好寫。

今後在創作道路上的目標或期望

希望自己寫的東西無論是拿給十年前,或者是拿給十年後的人們,都能讓他們看得懂,並且覺得有趣。
曾想過日後是否選用小說以外的載體來說故事,但我特別喜歡琢磨人物的對話,所以小說目前似乎仍是最佳解。

有沒有影響創作很深的作品?

我有時依然會反覆觀看《空之境界》的劇場版。

即便去脈絡化,為其整理出大綱,依然是飽滿的作品。奈須蘑菇在處理資訊量這方面十分有一套,光是選擇的符號本身就奠定了故事的基調(我在原創星球的大頭貼其實就是劇場版裡的某個角色喔,還私心讓她穿上女主角的衣服,有興趣的人可以猜看看)。

早期在行文方面受到入間人間以及乙一、太宰治的影響,閱讀量增加之後,這種情況才得到改善。
近期喜歡白石一文與淺野一二O的作品。目前還不清楚會影響自己到什麼程度。

好想知道參賽作品的創作契機唷~~

創作本作的契機或動機?

雖然劇中的人物不曾開口說過,但我想寫的是戀愛故事。講肉麻一點就是羅曼史。

最初思考過成年人的戀愛究竟跟青少年的戀愛差別在哪裡,最後得到的解答是距離感的遠近。撇除一見鍾情的可能性,成年人要考慮的成本不只有等號後方的數字,還包含一些小數點。要考慮的太多了。像是職場、家庭關係、或是另一半死後會不會復活。
真的太多了。

所以透過這類篩選而存活下來的戀愛關係,我想說不定挺有趣的。

作品中的角色是怎麼創作,或是否有參考藍本呢?

角色的真實感源自於他們的執著,而我的故事又以對話為主,所以每個人的台詞通常是獨一無二。不過這過程其實是逆向處理。

通常是先想出適合該劇情的對話,再塑造出大致適合的人物個性,最後才讓那個角色變得極端、變得有趣起來。超過半數的角色藍本都源自於我本人,或是我身邊的人。故事裡的那些台詞或獨白,我在現實中多少都說過。當然地,都是以奉公守法為前提。

設計情節的訣竅或堅持

從事作業時,我有幾個習慣。首先是制定好每章節的主要目標,再來則是讓每個章節都有辦法獨立閱讀,並盡量讓字數維持在五千到一萬之間。

為了穩定字數跟資訊量,我會同時修改該章節的大綱跟本文。雖然容易走偏最初的大綱,但那是有彈性、良性的修正。這是我目前最順手的書寫方式,比較少發生某段文章通篇刪掉的情形。算是參考薩德侯爵的習慣。

這次的比賽其實恰巧遇到了狀況。我是在截稿日前兩天才寫完的,但聽了朋友的意見後,還是決定改寫最後兩個章節。花費了將近一天半的時間。

我比較喜歡改寫後的版本。如同最初也是跟其它事物比較過後,才選擇寫下這篇故事。

★ 給讀者們的一句話

我不想讓故事死在我的心中。
自己寫的東西能讓人看見,是難以用三言兩語形容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