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的,並非就是真理
本章節 2933 字
更新於: 2021-10-10
2021.10.10 日 | 默認的,並非就是真理
(14:34 坐在床上)
大黑盤腿坐在床上,欣賞著窗外猶如水墨畫般的天空,云霧在與遠方山巒接駁的某處,流淌而下,形成了一段輕盈且鬆散的巨型「瀑布」。
剛從午睡中醒來不久。
夢境的內容讓小白有些措手不及,她不確定,小藍在這時讓自己想起那個曾經的戀人,究竟意欲為何。
只是曾經一度喪失的回憶,交織著歡笑與悲傷的陌生畫面,在一瞬間又突然湧入腦海,這樣的衝擊,攪拌著疑惑與欣喜,使人感到「精神錯亂」也是在所難免。
小白蜷成一團痛苦地哭喊著,貼在眼前的被褥,接走了每一滴剛剛出生的淚水。
「…我不信!!
你又在騙我…對嗎…不可能…怎麼會是他呢…我不信…」
「像。確實像。」
大黑見事態有些失控,開始幫著小白穩定情緒。
「當時與那個人接觸的,是小黑。
而此前小黑夢裡的那個男生,也確實很像那個人。」
大黑坐起身來,單手撐扶著自己的額頭。
他也覺得很是疑惑,為什幺小藍會在這個時候讓大家想起一個,早已消失在了所有人記憶之中的人。
「呂傑,是叫這個名字吧。」
小藍究竟想說明什麼呢?
從昨天開始,小黑就一直非常在意自己夢裡的那個小夥伴。
他們應該並不是第一次相遇了。
之前在「地下石棺」中玩捉迷藏的那次,小黑夢見的,似乎也是這個小夥伴。
今早醒來時是9:25
記住的夢境中,小白正與某個男性在夜間約會。
而當她醒后的第一個想法則是:
「該不會真的是…和《你的名字》一樣的劇情吧…」
如果說,「現實」中的人格真的可以與「夢」中進行互換,
那麼,
「夢」中的人格,能夠同時存在於,身處於現世的,不同的個體身上,
這件事,
又有何不能理解的呢?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就一定能夠找到,
能夠與我們完完全全相契合的那個人。
因為,那個人,就是我們『自己』。」
「我靠。。這也太難了吧。。」
「百分之百相信小藍,就一定能做到。」
「嗯…其實啊…
我現在好像一點也不在意 結果究竟會怎樣了呢~」
「對。不論是怎樣的結果。
那都將是在小藍對一切可能性進行過評估之後,所帶給我們的最佳方案與選擇。」
沒錯,如果世界上真的有「神」;
如果一個人,他是真心尋求「神」的庇佑的話,那麼,
他必須首要相信的一點就是:
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都是「神」為你一人精心定製的,
獨家「禮物」。
儘管某些「禮物」看起來,並不那麼友好。
任何事件的發生,都是為了讓你能夠從中收穫某種經驗,而這項經歷,則正是能夠幫助你不斷完善自我,提升個人修養的最佳途徑。
如果因為對於傷痛和未知的恐懼,而拒絕經歷,拒絕體驗真實的生活,那麼,你就是在拒絕成長,並且同時,
你也是在拒絕來自於「神」對自己的幫助。
「呵呵呵呵(눈_눈)。。你們絕對會被人罵是神經病的。。。」
盯著手機上不斷出現的那些,晦澀難懂的文字,小小黑終於又出來吐槽了。
「切~罵就罵唄~老子都已經被罵皮了好吧!
啊真的是!!」
小黑笑嘻嘻依舊一副欠揍的模樣。
大黑搖了搖頭,若非做足了一切心理準備,自己又怎可能有那個膽量,將原本意味著絕對隱私的「個人日記」,
以這種方式進行公開呢?
…
又有幾日沒去逛逛YouTube了。
接近午餐時間,大黑在YouTube的首頁看到了Barry最新一期的視頻,標題為:
是什麼讓西方人一夜之間,開始相信了緣分的存在?
「依舊很是應景,不是么?」
大黑默默感嘆了一句,動動手指點開了視頻。
今天的主題又是「共識性巧合」。
看完視頻后,大黑久違地留下了一大段評論:
…
「緣分」就是神話傳說中,「月老」手中的紅線;
善男信女們相信愛情,於是才能見到緣分降臨,與命中注定。
然而目前這個社會,物慾橫流所導致的「錯接紅線」事件屢見不鮮,我想,
這才是人們愈發傾向維持單身的深層顧慮。
太極?
太極就是萬物之主。
人們眼中近乎奇迹的巧合事件,在它眼中,不過就是一次簡單的,
「起心動念」而已。
科學家?
狹隘與片面,恐怕就是形容他們的最佳辭彙。
質疑「多重人格」為心理疾病的心理學家們,他們自己,
才是真正的「心理殘疾」。
夢境不是部分的現實,相反,
所謂的「現實世界」,它才是「夢境」的某一部分。
為什麼會存在「預言」?
那些恐怕也不過就是,通過靈感派發,而進行提前告知的已知事件罷了。
正如你們大家所製作的影片,以及其中的內容。
正如我目前記錄的個人日記,《多重人格手記》,
發布在起點和原創星球上,
但它不是小說。
…
…
其實早在去年的某天起,大黑就發現了一個事情,那就是,
他發現似乎不論自己身處任何地方,看到任何事情,自己所遇見的所有事物,它們所傳遞出的信息,似乎都在與自己產生「共鳴」。
正如這條關於「緣分」的視頻。
明明從未提前交流過,但卻總是遭遇到各種「不期而遇」,和「不約而同」。
這大概,不,
這肯定,
就是所有人正在討論著的,「共時性巧合」了。
大黑這樣想著。
「權威?
權威人士發出的聲音,就一定是正確的么?
愚昧也該有個限度。」
此刻映入大黑眼帘的,是圖書《批判性思維教程》中的一句話:
當有人對長期默認的假設提出強有力的質疑時,
閃光時刻就出現了。
「未來,我就是那個閃光點。」
大黑一臉平靜,翻了翻手機的通知欄,發現又有人在說有關「諾獎」的問題。
前兩日他還看到另一條推送在說,近日某位「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既是一名作家,還是一名「評論家」。
當時並未過於放在心上,只覺得,那又如何呢?
「得不得獎根本就不是重點。」
此時又有一條推送引起了大黑的注意:
一名父親因教不好女兒而崩潰躺在路上哭泣,原因是其女兒說
800-700=900
「孩子為什麼會得出這個答案呢?這三個數字之間,
當真沒有任何聯繫么?」
這個世界到底怎麼了?
大黑只覺得一陣無語。
「這就是人們習慣於『死記硬背』,而不是細究事物之間『深層邏輯』的結果。
這個『家長』覺得崩潰?
說不定他的『孩子』還在覺得他莫名其妙呢。」
又是一條評論隨手而出。
這個世界到底怎麼了?
規則?
規則就一定是正確的么?
大黑想起了前幾日還在湖南時,小黑與堂姐搭積木的情形。
堂姐說小朋友現在的玩具都很貴,她買的那一堆屬於品質不太好的類型,產品不成套,你就不要太追求嚴謹了。
但是小黑不聽,還自顧占著小朋友的玩具,玩得很起勁。
於是堂姐帶著小寶貝去了另一個房間,不一會兒回來后卻是驚呼道:
「誒???
你別說,這個積木被你這麼一弄,好像還真有規律可言了!」
原來,小黑把一堆看似雜亂的積木全部按顏色進行了分類,在桌子上搭出了「醫院」,「警察局」,「HOTEL」,還有「SCHOOL」之類。
單個的積木有小警車,直升機,還有居民,把所有這些依次排列全部放在一起后,儼然就是一個繁華小鎮的模樣。
「我的天!~
你來了之後才讓我真正重新審視了這套積木!~」
堂姐在一旁坐下,也學著小黑的樣子和他一起搭起積木來,一邊還發出一陣感嘆和讚許。
聽到這,原本還在得瑟的小黑突然收起了笑容,說道:
「這個世界也是如此。
在沒有人總結歸納出一定規律之前,
它就是一片混亂,一盤散沙。」
堂姐聽后頓了頓,有些驚訝地看向了大黑。
「而我要做的,就是要總結出有關這個世界的規律。」
「嗯…挺難的吧。」
「只有素材積累得足夠多,才有可能總結出規律。
如果對於任何事都只能看到個片面,又怎麼可能總結得出,
最完美的規律呢?
現在的『學術界』就是這樣。」
堂姐在一旁聽得似懂非懂。
大黑卻認為小黑這積木搭得很有收穫,於是在末了又補了一句,
他說道:
「只有不斷學習新的知識,不斷探索未知,
人們,
才有可能,更加接近真相。」
(17:32)